临床上经常遇到肚脐流脓打水的新生儿和小婴儿,其中许多病例被医生诊断为“脐茸”,相当多的家长並不知道脐茸为何物,甚至误以为是长了肿瘤。为弄清楚本病,先从脐带谈起。
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的胎盘相连,脐带根部和胎儿腹部正中连接处称为脐。脐带内有脐静脉和脐动脉(和胎儿内的血管相连接),以及卵黄管(和胎儿的小肠连接)、脐尿管(和胎儿的膀胱连接)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和断脐后,或闭塞、或纤维化、或消失,最后仅残留一皮肤瘢痕凹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肚脐。如果胎儿脐部发育过程异常或有残遗结构的存留,就会形成各种畸形。 脐茸是胎儿时期卵黄管闭塞后远端粘膜残留物,临床上较多见。病变的外表颜色稍红,很象一小块外表湿润的粉红肉,一般约黄豆粒大小,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不断,碰之,有时流少量的血性物。由于它隐藏在脐窝内,加上许多家长根本就不敢动宝宝的脐部,所以只看到孩子肚脐有分泌物,却从来未见过脐茸的真面目。
实际上用消毒棉棍轻轻撑开脐部皮肤凹陷、擦去分泌物,即可见到发红的脐茸,它大致有几种形态:①米粒状,体积约绿豆大小,平铺于脐的中央;②蒂状,色红,肿物上大下小,靠近脐处变细;③粗大,色红肿物较大,直径有时超过0.5厘米,且根部无变细改变;④合并其它情况,如窦道或瘘。
使用普通外用药物脐茸不会消失,一般对米粒状脐茸可用10%硝酸银烧灼;对蒂状脐茸先以线结扎,残留部分再用10%硝酸银烧灼。以上药物烧灼使用得当,宝宝并无痛苦,家长不要把烧灼理解成‘烧’,实际上这是医学术语,只是药物腐蚀。粗大的脐茸多需要手术,手术比较简单。其它方法如激光治疗等亦可选用。有合并症的脐茸一般需住院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