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不少家长会有这种感觉,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营养也很丰富,牙齿长得不齐的孩子却好像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儿童的颌面部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错颌畸形形成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原因大致分为两大方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错颌畸形约占各种因素的三分之一。遗传因素又与种族的演化和个体发育有关。根据考古资料和错颌畸形的统计资料显示,原始人类没有或很少有错颌畸形,而现代人类却普遍存在。从古人类到现代人,错颌畸形的发病率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原始人从爬行到直立,身体重心发生改变,为保持头部平衡,颅骨因脑量增大而渐渐扩大,颌骨逐渐退化,演化成现代人的模样。同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人类学习了火的使用,吃的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弱,俗话说用进废退,用得少了,咀嚼器官自然出现退化的遗传性状,但它的退化又不够平衡,肌肉退化在先,其次是颌骨,最后才是牙齿,因此颌骨不能容纳原来所有的牙,出现了牙齿排列拥挤。
现在孩子吃的食物更加精细,极少食用粗粮和粗纤维食物,更减少了对咀嚼器官的功能性刺激,不能促进颌骨的发育,牙齿拥挤愈加严重。此外,双亲的错颌畸形还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经常可以见到子女与父母有着非常相似的但更加严重的畸形。但也有的子女并不完全像父母,这与变异和环境有关。错颌畸形的病因中遗传因素所占比例比较高,遗传性的畸形矫治比较困难,要争取尽早进行,矫治后还需要坚持作较长时间的效果保持。
我们再来谈谈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还可以分为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两种。先天性因素也就是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时导致错颌畸形的因素。母亲怀孕时,特别是初期,如果发生营养不良或者患病如风疹、内分泌失调及其它传染病等都可能导致胎儿牙齿和颌骨的畸形。
后天因素是指出生后的环境因素。各种急慢性疾病如佝偻病、内分泌障碍、缺乏维生素等都能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此外,儿童的任何器官都必须适当地运动,功能才能正常发育,口腔器官亦是如此。任何使用功能的异常,都可能引起颌骨发育不良。比如吸吮功能的影响,婴儿刚出生时,下颌处在比较靠后的位置,需要借助哺乳来调整,母乳喂养能给婴儿下颌适当的功能性刺激,使下颌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当采用人工喂养时,常常会因为奶瓶放的位置和喂养姿势不正确,或橡皮奶头扎孔的大小不合适,导致婴儿下颌过度前伸或前伸不够,出现下颌前突或后缩畸形。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错颌畸形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关于不良习惯的影响我们以后会在后面的的章节中详细介绍。此外,乳牙期和恒牙期的障碍,也是发生错颌畸形的局部因素。如乳牙因龋齿、外伤或其它原因过早地被拔除或丧失,很可能形成牙列拥挤畸形;如果乳牙滞留不脱,其下方的恒牙因萌出受阻碍可能长不出来或从其它地方歪着长出来。总之,错颌畸形的形成因素和机理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一种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