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剑川:为残疾人圆“就业梦”,收获满满价值感# M" j* J l, {6 B3 u9 L
在剑川县城的街道上,停车收费员李四君奔忙于车辆之间。熟练操作着系统、记录、开票、收费,如果不深入交流,很难发现他听力三级残疾。9 l# Y; A9 f) ]+ |% R2 ~8 S4 p
" x5 @+ }% ]4 R, {7 O
去年4月,李四君加入昌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李四君月平均收入达3700多元。公司包吃包住,每个月给家里1500元,自己再存2000元,李四君想着存够10万元之后娶媳妇。
6 {7 M& E/ V3 k# O- z7 S0 p: J; P; Y, M# F* |
剑川县昌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为重点招聘对象,公司员工27人,其中残疾人员工11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扶助残疾人就业之路。 p& e* D) b4 V4 O1 e* K. j7 \6 o% T
; w/ C% z5 S5 m. s0 |* q
像昌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样,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也收纳了一批残疾人就业,生产彩绘木雕。
8 a- ~$ s6 G$ m, [- \
4 K4 u4 _3 H4 G% u; Z. u8 x6 b" X2 v/ v3 Z, \" L+ ?
[0 h' ?, `, p" `* Y$ B
该木雕厂下设羊岑兴文艺承木雕工作室,针对残疾人重点开展木雕工具的分类、打磨、绘画基础知识、木雕技能实作实训等培训,同时提供就业岗位。与传统剑川精细木雕相比,彩绘木雕更多的以粗犷的方式呈现,更适合残疾人学习。
& }: I9 c0 Q* C5 h
2 a- i M3 W: T: T! i7 x' i7 B7 f! L8 Z- M0 c# H4 U, e* K
工作室内,苏寿珍和赵贵珍夫妇埋头认真雕刻着。两人都是聋哑人,一直是工作室“取货上门”的服务对象之一。出行不便时,在家中自行进行雕刻,工作室上门取货。2018年木雕厂新建厂房后,两口子吃住都在木雕厂里,自食其力获得劳动果实。目前有两个小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 ~5 k3 @- `' f Y6 J) w
7 P; Q; U# @; t" ~ I1 ~3 y9 C像李四君和苏寿珍夫妇一样通过培训学习和就业获得价值感的残疾人还有很多。由于残疾类别、程度、文化程度以及所处环境不同,残疾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关键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剑川县以培育残疾人就业示范点为重点,利用示范点平台,不断探索实践残疾人培训和就业新方式。3 `) Q; e0 z0 E: L+ X3 h) g/ A" h
8 c1 E2 |5 M! p+ v5 P
剑川县残联与羊岑兴文艺承木雕工作室、剑川昌豪物业公司等合作,通过企业和残疾人双向选择,企业自主培训后安排就业。残疾人取得合格证并就业之后,以残联补助企业培训经费的方式,开展5期木雕和城区停车收费员培训,先后安置47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18名。(迟晓娟)% f/ S& E& m, V! z0 \$ L1 I
8 o7 P/ L! b/ ^1 z- U7 y
+ d8 m- ]8 l/ F 文章来源:云南网:张潇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