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A* ?, V3 f! X7 a, x' f
8 {8 O" q5 n0 R/ A& D; ?% G4 v
1 见《白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64-67页。此故事又名《罗刹》和《观音伏罗刹》,分别见李星华记录整理《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76-81页)和《白族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36-138页),情节大同小异。5 I1 d, a" I: Y. i
, ?' ]( P, Q' { 2 上引《白族文学史》,139页。; J5 }* h3 k4 Z* @
: O0 S4 \5 r. `% C) F) g
3 参见《东方神话传说》第四卷《印度古代神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21-225页。
* L: M# ^ j2 v& O# R: G- C5 i
- \% @) N: b. _+ B/ t 4 参见黄心川《东方佛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4页;杨学政主编《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5-6页。
. w0 m4 u+ T; m
# V) y" |) y6 g5 c3 I b 5 前引《白族民间故事》,447-449页。
+ [8 f0 H8 c+ ^ 1 y8 Y" F& \$ ^ _/ w+ c$ [3 [5 O
6 同上,131-137页。
5 f, @, _$ {5 i% d3 K
6 d/ y' J: m* n# \# L4 U 7 《摩诃婆罗多插话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363-406页。
8 ]3 E2 r8 `% D : C: H [( R6 l5 {. F8 N
8 参见拙著《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3年,39-40页。! O; J, r+ s7 x
7 m' M6 y. d9 N' c; n; O- |+ r# N 9 《白族民间故事》,146-147页。
, ?* u$ ] n1 R ` u6 v( q; v( y
5 ?$ Q) o2 L( s7 A+ x 10 参见《薄伽梵往世书》第八章第六、七节;《摩诃婆罗多插话选》,74-83页。& e: h3 I/ |9 o: U& a% ~( ]
# I8 v! k ^9 z o( k) l
11 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25页。
* G7 M) f$ S8 V5 N% y
: x0 v2 U/ s( e! h+ T t2 l) L, I 12 《金鸡和黑龙》,1981年第4期《山茶》;相关故事还有《三塔·金鸡·金猪》,《白族民间故事》,32页。7 L* I! o- Q# e( U+ r3 U. z
" t( R6 i5 G6 U 13 参见《摩诃婆罗多插话选》,57-157页。
/ _% ^" Z) ^( L! j- |2 a3 e & V2 R5 C4 w, ?- c) f% b/ c3 ?
14 参见拙著《中印文学比较研究》,208-209页;《西洋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79-81页。- C: g, O6 Y( e! S; A- i2 A7 f
( S0 l& e2 K- y0 ]( F( M 15 参见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127页。& @* C1 U. A/ M$ z! U
+ c* e* O& R' ^. `& V/ z. h
16 乌丙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译本序》,[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2-3页。! l6 j) j2 r2 x! R: M {
& ^, B+ T% u8 ]9 \2 M" z% q 17 [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商务印书馆,1999年。2 y2 B& V( _; h+ { W, K4 C6 T$ M
3 @5 R/ T4 u. j2 y; O" i" e 18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前言》,20页。
" a( w/ w, C J( {/ P-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