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一些地区猩红热发病率显著升高,呈现流行局面,有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连续发生病人,以致当地发病人数比往年三五倍地增加。
  1992年,在一些地区发生的猩红热病例,除了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其他症状较轻,也没有典型体征,甚至根本够不上猩红热临床诊断标准。这种现象,往往被认为是近代猩红热轻症化趋向概而论之了。
  猩红热的轻症化是事实。然而,在当前猩红热发病人数成倍增加时,某些病原学监测提出了值得注意观察研究的问题。比如,在门诊上对初诊的猩红热患者采集咽拭标本,在数十份标本培养中,未检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却有1/3的标本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这些检菌阳性的病例,多为较大儿童和小学生。
  据观察资料,金葡猩红热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以潮红充血疹多见,少鸡皮样疹,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咽部充血一般较轻,无杨梅舌或不典型;巴氏线仅在20%左右的病例轻度显现;有的表现有颌下淋巴结肿大,或有感染灶。
  而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是弥漫潮红疹加鸡皮疹,可见巴氏线,口周苍白,杨梅舌征,恢复期或有零星脱屑等感染性、中毒性、变态反应性症状体征。因此,金葡猩红热综合征不应诊断为猩红热。
  为了做出猩红热流行的确切诊断,准确地判断猩红热疫情趋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应该根据当地猩红热疫情动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学重点或抽样进行病例的咽分泌物、血液等标本细菌培养,进而制备特异性抗毒素做红疹退色试验观察。这些都是进行综合监测分析所必要的,也是猩红热与金葡猩红热综合征鉴别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