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i+ s9 U( r$ Y/ B9 m5 n
木雕平面雕刻
/ e, Y9 s; s# G0 v云南网讯(记者 朱清然 实习记者 龙彦)千百年来,剑川人在一锤一斧、一刨一凿间创造了精湛的木雕工艺。4月27日下午,“风花雪月地·幸福新大理——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主题宣传活动媒体记者团走进大理剑川县,探访木雕小镇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2 c- ]. N2 F# I, D, u8 ^
过去的剑川木雕只是匠人们生存的一种吃饭本事,如今剑川木雕不仅是剑川县的一个品牌,更成为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云南。剑川县通过推进木雕艺术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镇一业”项目,目前小镇共有116家木雕私营企业、1500多家个体经营户、20家古建筑公司。
1 q9 S1 a/ S) M( V# ]& x% D5 N- n4 h& g7 K1 r8 l! P" c- B
木雕厂里的木雕从业者 ; f0 G- m0 B. R% z) I0 h4 g
剑川人似乎血液里就已经融合了木雕工艺的内涵,他们对木头具有天生的雕刻天赋,一批又一批的雕刻艺人不断涌现。“初中毕业后,我就开始雕刻了。家里父母都不做木雕,但可能是因为从小就能接触到木雕,所以毕业后我就找了当地的老师傅带着我,两年后就能自己雕刻了。”来自狮河村的王利基告诉记者。
' c, y+ ^9 d& t( s( l0 y x- K$ Q) ^% X: R# }" q5 g
木雕从业者姜昌杏
4 N5 y; ]% Q% Y( D0 H; S( z8 a/ O现在从事木雕工艺不仅有男匠人,也有很多女“巧匠”。今年23岁的姜昌杏,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木板雕刻。一块半米长的木头她雕起来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雕刻出来的产品价位一般在一千元左右,她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大概有四、五千块。姜昌杏说,虽然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但是村子里还是有一批与她一样,因为兴趣爱好留下来从事雕刻行业的人,其中就有不少女雕刻者。
! K6 ?0 [# [9 j; n; _3 R+ `* {, R记者了解到,目前剑川木雕从业人员共达2.1万人,其中木雕小镇紧靠的甸南镇狮河村,有80%的村民都从事木雕生产,周边回龙、天马、发达、禄寿等村也有大量的木雕从业人员。$ d9 j" }7 |/ C' i
. e; B1 M. R+ _) n
剑川木雕小镇航拍
L8 d+ i3 }$ y* E; C目前,剑川木雕已发展有嵌石木雕家具、工艺挂屏系列、格子门系列,古建筑及装饰装修、旅游工艺品小件、现代家具等6大门类260多个花色品种,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体。2017年,剑川县实现木雕产值3.8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7%。
. X( E9 L6 Z) \$ L5 j9 [此外,剑川木雕艺术特色小镇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建筑设计与环境协调,融入历史、文化、商业、电子商务、休闲、景观、体验、旅游等元素,打造集市场、加工制造、技艺传承、文化创意、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木雕旅游小镇,建成后将成为大理展示剑川木雕文化和白族文化的崭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