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将美丽植入乡村血脉

0
回复
149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 14: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理,将美丽植入乡村血脉
; m% J! N" F9 ]
/ J! `. Y& R/ N0 F& F& O, M4 q
来源:中国财经报 " f, Z8 ~" }3 o' N9 S5 H
- g+ H- K. ~% G( Y& l
- v' g! p) @& M* a

" I) W  _/ a& a  何洛
" E: V1 I, f# ~/ h( c* C5 r( Z4 z" ^+ J6 @) U
   * ]: [% M9 F! r  ]  e
- B" }& j- `& f5 {7 }/ @1 C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一个古生村。' K1 w6 @- `' D; H
% U" w3 O  u" a) w
  为了把古生村建设成“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大理编制了为期15年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争取到位3000万元资金实施乡村绿化工程。' i  C" P# o( J; j' P  ~; m+ F: }
, m) k! j  a; O% }6 h
  如今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成为可复制的标杆,一个又一个“古生村”在大理涌现。. V4 s* L1 B+ S) T2 d" m/ |
, y3 W' V0 U- U% A  p. a9 A! Q
  好蓝图钱保障
8 M  ^4 J6 f7 A+ A4 c; K* ~1 f( L8 K' Y7 i" x: l
  大理州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和综合绩效考评验收办法,各县市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实施意见,出台了一批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使美丽乡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 t+ s+ l% a$ G3 ~5 u# j' x+ D8 Y- W3 t- }  k  A4 i# \) K
  为解决资金问题,大理州一方面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和标准具体细化到各项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实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
1 V7 Q  d/ q: }% R% d- {& Q+ x# |# L0 Q0 k
  大理市龙下登村、漾濞县光明村、宾川县寺前村被列为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9个,仅2015年就获得国家和省级42629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今年1至8月又争取到26121万元。1 ^% M' o8 t5 j9 L: a+ m7 r4 M

3 @, r8 w$ t8 F; }4 @# \: F  去年全州确定重点推进51个自然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经12县市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总投资达3.69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7719.71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23612.51万元,占总资金的84.9%。
4 K0 ^: q( M' |9 s
$ s: F- a( Z5 S* A; l! B  今年州财政继续安排5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各县市落实安排300万元以上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动群众筹资投劳。+ `' L6 U& z) [; `/ e' c2 ?

/ G- i! S) W5 b- {+ a$ p  在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上,坚持建管并重,采取村有村管的方式,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建立挂牌督办的“路长制”“河长制”,落实相应制度、人员、职责、经费,逐步实现村庄环境的自我管理,确保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F3 I) K/ s, k) O1 O6 H! M' ~
0 ~" T/ N6 C! I
  乡村如花朵朵绽放
& Q/ M5 I+ K( Y( F- V
- ]" S$ z" L. r  在建设中,大理各县市没有推倒重来,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创造了多个建设模式。% ]' z: `1 `0 ?9 d/ w) Z

2 e5 R: H  {( F: q% y. K  青石板路的龙下登村2015年被农业部批准列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龙下登村已兼具美丽乡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等多重身份,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30多家客栈每天接待住宿800多人次,海景特色客栈最高房价卖到1800元/间,仍是一床难求。" w. @7 q# f0 P* t

( W  }' D  {5 F8 A5 G  u( g  龙下登村村民理事会副理事长张琦介绍,2009年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龙下登村通过各级各部门支持和村民自筹资金等方式,已先后投入3400多万元完成龙龛古渡、海宴庵、本主文化遗址等古遗址的综合整治,进行了村间道路硬化和村内道路青石板路面铺设。在村间空地上种植了草坪和紫荆花、蓝花楹等观赏植物,在村口设置了路标路牌。雇请3个保洁人员每天对村间道路进行清扫。" e# U# u( q8 a+ S; Y' @

0 L4 Z- F( d5 @: j3 b  大理镇阳和村南五里桥自然村较早发展旅游大巴和餐饮等服务产业,村民富裕,早就盖起高低错落的民族特色小楼。* l$ m* p$ }  I& }% C2 j+ z
' x8 I, _# ]2 }! _' X4 B
  “2011年,新农村建设政府投了300多万元,村民捐了3000多万元,我们对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污水管网入地,修建牌坊,还有几个文化活动广场,街灯亮化,全村还装了24小时监控的摄像头。”阳和村党总支书记马武超说。
# p# R( e( H& f2 l$ n3 N8 D$ m, z! ^" I6 X! R
  他说,村集体服务场所的建设实现了四个不出村:一般的生活用品不出村,村里的超市每年只用给村委会缴费5000元,但是在村里的销售价格要低于外面的市场价;小病不出村,请退休的老专家轮流值班;交电费、电话费不出村;惠农卡等刷卡不出村。此外,党员义务到所在党支部办公室轮值,解决一般的民事纠纷,解决不了的登记备案。8 A/ Z9 N' c& ~$ \# d, z/ R2 j4 Z

; o: `3 f1 R: a2 B' y1 M! o, K  寺登村2015年全村2/3农户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旅游社会收入30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64元。
4 W1 y) [% _- H1 T- h9 w; y. M
% t1 r1 \. N) O% B6 R7 n6 o" O  海东镇金梭岛渔作景观和漾濞县光明村核桃景观获得云南省“2013年中国美丽田园”殊荣,巍山县东莲花村入选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云龙县检槽稻田入选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稻田景观……2 Y; B. n- f* y) g! ]; Q

+ w6 \( A* Y! S1 L  S: X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各类特色农家乐70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上亿元。$ s; @& i% X" y' s# A

" b) K2 G9 o* `4 Y3 k# B  点线面提颜值 : C8 x1 B1 e* }, ^7 W7 n
  t9 {  n3 r* d* q% l
  今后几年,作为提升幸福指数工程,大理州将在合理规划布局选取点的基础上,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点”是以每年50个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年度建设点,“线”是以环洱海为主的12条公路沿线示范带为线,“面”是以全州全面开展“三清洁”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为面。
$ @6 `* o# z' u! L: l! {% x3 A, Y; y# ^3 o5 e5 Q* N
  目前,12条公路沿线示范带已现雏形,州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推进50个以上的自然村建设,对达标村庄进行以奖代补。, {5 t5 @$ G9 o. w; s& H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