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简介

0
回复
179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弥渡简介
! Z- Z' ]9 t# k6 f弥渡
3 l8 b& J: Z7 ?- h- q$ d- T / L- n4 |( h. n1 n* s5 J+ e
概况7 C6 I4 @5 j& ?$ p( }+ g: R: N" S

! w+ d# x5 B! W* u: R弥渡县位于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35°32′之间。地处云南高原西部的大理州东南部,东与祥云、南华县接壤,南与景东、南涧县毗邻,西靠巍山县,北连大理市。东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北离州府下关61公里,南距漫湾电站144公里。是红河发源地之一和澜沧江中游经济带的腹带,古称“六诏咽喉”,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花灯名曲《绣荷包》、《十大姐》,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民歌《小河淌水》均出自弥渡。 $ T1 P+ l& ?* f2 `
弥渡历史悠久,是我国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内现存有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物,相传古代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1995年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全县辖5镇4乡,即弥城镇、新街镇、红岩镇、太花乡、寅街镇、苴力镇、密祉乡、德苴乡、牛街彝族乡,共有89个行政村,1056个自然村。全县2002年末总人口3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8万人。县域内居住有汉、彝、白、回、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拉祜、壮、苗、蒙古、布郎、瑶、普米、布依等22个民族。县域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26公里,国土总面积1523.4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357公倾,素有“九山一坝”之说。 + [: ^* G+ w4 g
弥渡属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全县年平均气温13.1—19.2℃,年平均最高气温19.1—26℃,年极端最低气温-4.3—10.1℃。县境内河流多属元江水系,少数属川江水系,主河流为毗雄河,是红河、元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铂、镍、金、煤、石膏、白云石等10个矿种,其中铂钯矿、石膏矿属国家特大型矿床。 # N6 _- [$ P( Z7 a! x' R
弥渡土壤资源丰富,共有51个土种粮,食作物有水稻、包谷、小麦、蚕豆、大豆;蔬菜有蒜、葱、薯芋、甘兰、茄果、白菜、瓜豆、绿叶蔬菜、水生蔬菜等10类56种;水果主产梨、桃、李、杏、梅、柿、苹果、山楂等8类35种,干果有核桃、板栗;经济作物有烤烟、亚麻、油菜、大蒜、红花、茶叶、剑麻、魔芋、苦良姜等;林业资源主要有松、柏、樟树、八角茴香料、紫树科、含羞草科、蚶形花科、芸香科、杨柳科、桦木科等29科,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松、园柏、柏杨、樟树、合欢、云南柳等100余种。
2 _  O/ L! ]' k6 m: d5 l9 W弥渡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如梭,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公路并行过境,国道320线和214线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弥渡盆坝,村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运输网络。弥渡邮政通讯发达,全县拥有程控交换端局8个,网络覆盖全县城城乡,程控交换设备容量达1.56万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了有线电视网络,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形成了健全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5 j2 p4 ]' D" S6 g# ]
5 a/ t1 J% \. p0 A: H. {6 R8 W/ P
气候
% E/ Z9 p4 r) p: C4 I8 w& ~弥渡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之美誉,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 g: B6 L# k; T7 P交通 7 N) r0 @( N) I8 M: k
弥渡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如梭,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公路并行过境,国道320线和214线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弥渡盆坝,村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运输网络。
* y% R, O' L" [# W: e( X美食
2 s! e. v  T+ D" `& Y入冬时节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不论走进哪一家寻常百姓的屋里,你都能品尝到一种色鲜味美的猪肉食品———一层薄薄的熟食嫩皮,包着细腻的熟瘦肉,放进口里,醇香四溢,美滋滋的。这种食品,就是遐迩闻名的弥渡卷蹄。
9 e8 m. l! T9 o  弥渡民间汉族居民腌制卷蹄,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具有“500年吃法不变”的美誉。传说,清代咸丰年间,弥城的尹翰林带着卷蹄进京赶场扬开了其名其味,被列为宫廷名菜。卷蹄的出现,蕴涵着弥渡山好水好、土地肥沃的灵气。这里的地貌,是云贵高原上四面环山的“盆坝”。据考,古代的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为弥渡。做弥渡卷蹄首先把从猪背上取下来的脊瘦肉切成条形肉块,取红曲米(弥渡仅有)、草果、茴香粉、白酒放入碗中,点燃白酒一边烧一边搅拌,制作出稀糊状的调料,与食盐一起拌和瘦肉块搓揉,然后,将揉拌好配料的肉块塞入剔剥好的猪脚皮肉“袋”内,再用事先泡洗好的稻草结结实实地捆绑好,放在缸里腌上四至五昼夜后,取出用锅煮或用蒸笼蒸熟。冷却以后,解去捆扎物,分段切成筒状装进坛罐里,用拌有炒面、辣椒粉的萝卜丝填满空隙,再将坛罐用水密封坛口贮存起来。到了大年三十做年饭,弄好了其他的菜后,才从坛罐里取出卷蹄,切成薄片上桌,全家团聚,品尝美味佳肴。  r5 ^. N* U" _1 q# [5 n* j
; Z; ~" b9 c$ f8 `4 U
购物 5 I- q0 o; M4 [: c" q# o
弥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弥渡大蒜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远销东亚、东南亚。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