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f5 X- h0 n: I: Q
巍宝山山门& C, K, k) x& t$ K l
巍宝山是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为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5.2%。山体像一大青狮,正回头俯瞰古城和瓜江;山下水库和大坝好似其梳妆台,白云浮游的水面宛若其穿衣镜。山势起伏雄伟,苍松翠柏挺拔,曲径通幽,景色迷人。在全国14座道教名山中,巍宝山的道观殿宇最多、最宏伟、建筑风格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其中的长寿洞八卦建筑风格、大殿门上的八仙过海镂空浮雕、大殿顶部的八对藻井镂空龙图,在全国道教名山中绝无仅有。巍宝山上依山就势建有22座清代道观,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山上、殿宇中保留着“松下踏歌”壁画等大批有价值的碑文、石刻、壁画、楹联、匾额、雕刻等。 ! N C) M# h, G! {
B0 ~2 j7 |( M. c. z2 ~4 p
巍宝山古建筑群、巍山古城拱辰楼、南诏山龙山于图城遗址,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E( B$ Y7 \& k
: q1 G! C: P+ k K2 l
/ \- h- Y( e* q: B1 A
巍宝山建筑
4 E1 ^. s8 Y6 b- l. n2 h0 L$ C" [5 T 巍宝山是南诏发祥地,是南诏始祖细奴逻耕、牧、发迹之地。山前土主庙(又称“巡山殿”)相传为其家庙。南诏土主庙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彝族群众均到土主庙杀猪宰羊,祭祀开国先祖细奴逻。据《蒙化县志》记载,蒙舍诏,俗名土主庙,蒙化十三代为郡中十三土主。又据《南诏野史》载:“开元二年,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开元二年,立土主庙”。大殿上塑有身着彝服的细奴逻及二侍者的像。每年9月14日,是南诏始祖细奴逻生日,届时新村男子要来巡山殿祭祀。土主庙附近,方圆数十里内道教系统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 ~9 M# f# N! A, s M5 a" `
. T$ Q! N' a: V
, r3 F# L, { N$ n' w' Z; i文昌宫外景
" v1 N. E( S, i) s* B: ^+ e 巍宝山是集自然风光、南诏根源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 r, M5 Q/ L$ V* j7 i
% ]* c; R9 |3 I 圆觉寺林木掩映,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明代学者杨慎曾寓居于此,在大殿上题了两副对联,一副是:“一水抱孤城,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殿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一副是:“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上观山”。圆觉寺前的参天古柏林中,有双塔耸立,高约15米,有九层,上有宝顶,是方形密檐式砖塔。圆觉寺背山面城,从山门拾级而上,一进三院,步步登高,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大雄宝殿两侧建有侧殿。整个寺建筑结构严谨,安排得体。这里林深树密,流水潺潺,环境幽静,游人不绝。 # @/ t. I6 C, [. q/ f7 K% L
( I( y7 K' V' h" C9 y! X, t: v8 z
巍山古城
D: k# w2 Q! u+ a8 K; H! m 巍山县城北约20公里的山龙山于图城山上,有一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的缓坡,传说是南诏国的第一代都城——山龙山于图城。山龙山于图山旁,有一名叫“火烧松明楼”的地方,是传说中的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遗址。蒙舍诏主皮逻阁,逐渐强盛,想吞并五诏,于唐开无26年(公元738年)6月24日,用松树明子建一幢楼,叫“松明楼”,邀请五诏主来祭祖。邆赕诏主皮逻登妻白洁夫人,感到南诏王居心叵测,打一只铁镯戴在丈夫手臂上,正当五诏主在松明楼作乐时,皮逻阁放火烧松明楼,五诏主均被烧死。五诏妻子无法辨认烧焦的尸体。只有白洁夫人认出丈夫手臂上有铁镯。后,白洁夫人起兵抵抗,以身殉情。后人为纪念白洁夫人,每到6月25日,就在各村点起火把,各家扎小火把,村里村外遍地火把。据说,这就是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x e4 \ z5 v+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