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 不让一个地区落伍
剑川县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力争2017年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原特色中药材种植
狮河村村民在进行木雕加工
发展烤烟产业
生态立体化养殖
图片均为 通讯员 杨毅 董珍贵 段涤瑕 摄
金穗飘香时节,记者在剑川采访时刻感受到干部和群众身上都有一股“精气神”——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目前,因自然、历史等条件制约,剑川县还有4个贫困乡镇、26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57人。贫困群众因灾、因学、因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迫切而艰巨。
“立下军令状,兑现承诺书,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县委书记莽绍标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鼓舞人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凝聚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力争2017年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长王远要求全县上下突出精准管理“锁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强基础”,突出产业培育“补短板”,突出金融支持“强动力”,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突出易地搬迁“挪穷窝”,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通过综合施策,全力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敢啃“硬骨头”,精准扶贫山区散居少数民族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华丛山中的甸南镇发达村委会萋坪自然村、印合村委会茅坪自然村渐渐映入眼帘。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张幸根说,华丛山是全县扶贫的“硬骨头”,有彝族304户1152人,傈僳族9户30人,分别隶属于甸南镇印合、发达、上关甸村委会,沙溪镇华龙、北龙村委会。前几年,好多人连“户口”也没有,属全县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昔日的小山村发生了极大变化。
“我们村是一个彝族村,有56户219人,电、水、路问题解决了,今后要解决产业发展难题。”萋坪村村民小组长陆金泉坦率地说,他家种了5亩重楼、50亩玛咖,去年毛收入30万元,今年就担心价格下滑。他特别开心,村里新建了广场、卫生室、学校,今年全县的彝族火把节就在村里举行,邻县来的彝族同胞都称赞“漂亮,好在!”
走进佳利集团援建的小学校(点),学生刚下课还围着老师不肯离开。年轻教师李天明毕业于楚雄师院,9月才来任教。有两个一年级学生、7个二年级学生。他满意地说:“我是彝族,与当地群众语言相通,学校环境也好。”
茅坪村的村民沙金标、沙金辉两兄弟家的新房已竣工,呈T字型连在一起。一个是4口之家,一个是两口之家,过去挤在土木结构老房里。如今,政府每家补助4.81万元,自筹两万多元,各自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新房。他俩的大哥沙金宝感慨地说:“全村有67户,靠种洋芋为生,居住非常分散。一块砖从山外运来,价格从3角多变成了5角多。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有24户建起了新房。”
“华丛山区域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县委、县政府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甸南镇镇长杨六华说,县委、县政府根据华丛山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充分整合部门资金、调动项目村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内容,总投资1073.3万元,主要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建设。
剑川县扶贫办主任王剑雄介绍,县委、县政府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划片帮扶”的基本原则,打破行政村区划界线,将居住在海拔2500米至3000米高寒山区的93个彝族、傈僳族自然村落划分为12个片区,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对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与民族新村建设、散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能力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6个方面进行综合扶持开发。
剑川县按照一年启动实施2至3个片区综合扶贫开发的进度,去年投入1261.76万元,实施了华丛山、马坪关、石龙后山3个片区综合扶贫开发。今年,投入480万元,实施了文屏后山和大邑杨家两个片区综合扶贫开发。王剑雄介绍:“按项目规划,到2017年底,完成12个片区、24个集中居住点的综合扶贫开发任务,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谱写“新华章”,后发赶超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剑川县西南部的象图乡,过去因贫困而让人“谈象色变”。
乡党委书记李玉新谈起扶贫攻坚的变化时深有感触:“过去从剑川县弥沙乡或云龙县长新乡回来,总觉得乡里的生活比外面‘落差’几十年。如今,从路灯、文化广场、新型农具等细节已经折射出与‘现代’生活接轨了。”
象图乡的喜人变化,正是剑川县决战贫困、后发赶超的一个生动缩影。
“县委、县政府抓住扶贫开发工作‘牛鼻子’,突破关键点,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4年来,共减少贫困人口3.17万人”。莽绍标介绍,通过实施“五新”工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年位居大理州前列。
“培植新产业,破解农业‘弱’。”坚持以高原特色农业园区辐射带动、特色引领,形成了中药材产业领跑、烤烟产业支撑、畜牧产加速、制种产业补充的生态农业格局。抓龙头建基地、抓大户上规模、抓电商联市场,推动产业从田间开花到市场结果。实施“百千万”品牌扶贫工程,建成百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千亩特色农业展示区和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头种猪、10万担烤烟示范基地。
“培养新农民,破解农民素质‘低’。”采取项目定点、资金定向、产业定位,针对特困少数民族实行“一名大学生、一名党员干部、一名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以点带面实施科技扶贫行动,确保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本科技辅导书、一个科技明白人、一个科技致富项目。坚持文化惠民、文化育民,全县88个行政村都达到“一块篮球场、一间老年活动室、一个图书室、一块文体广场、一支文艺宣传队”标准。
“建设新村庄,破解农村环境‘差’。”实施扶贫安居、易地搬迁、特困户住新房,改造新建14712户、就近搬迁120户、集中安置90户,建成山区特困群众聚居点7个。实施小连片扶贫综合开发3片、整乡推进3个、山区散居少数民族扶贫12片、整村推进185个,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和农户安全饮水、电力保障、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村村通”“户户有”。推行农村保洁、护洁、清洁有偿服务机制,推进一个美丽乡村示范带、一个“三清洁”工作州级示范带和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建立新机制,破解生产发展‘慢’。”争取州委、州政府对剑川考核“一减两增”,即减去生产总值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攻坚两项约束性考核指标,破解考核引导针对性不强的难题。创新旅游扶贫机制,架起由贫困通向致富的旅游通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推进扶贫与旅游文化“双结合”。管好用活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行五保户集中供养、低保户扩面提标、农村房屋综合保险、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提标升质。
“塑造新形象,破解基层组织‘软’。”突出扶贫攻坚中党组织的主心骨和主力军作用,全县61个村脱去了“空壳衣”、8063户摘掉了“贫困帽”。实施“十百千”帮扶行动,由10名县级领导挂钩包片、100名年轻干部驻村包点、1000名机关职工结对包户,对干部帮扶和群众脱贫进行双向考核。整合组织“活动场”和群众“服务厅”资源,建成140个党小组活动场所和覆盖县乡村组的103个综合服务平台,开展16项便民事项网上办理,打通扶贫攻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力争到2017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提前一年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何正春 董珍贵 杨镇川
马登镇新华村新景
深化“双推进”,扶贫开发和基层党建齐发展
走进老君山镇新生村,水泥路面干净平整,田间的灯盏花叶绿花妍。
“我们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资金入股、服务入股,每年分取红利4万元,解决了集体经济‘空壳’难题。”新生村党总支书记赵忠海介绍说,全村有695户2332人,是一个白族、彝族、普米族等多民族聚居地。今年,全村总投资1370多万元,实施修通致富路、养好黑山羊、建设新家园、住上安居房、种活灯盏花、 筑强党支部“6大工程”,实现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丰收。
“在深化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一个主题:强组织、惠百姓;双向推进: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三级联动:县级主导、乡镇主体、村级主人;四富活动:支部领富、干部帮富、党员带富、群众致富。”老君山镇党委书记李炳奇说,去年,老君山镇被列为云南省2014年60个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实施乡镇之一,迎来了赶超跨越、富民强镇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以贫困村组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安居工程、素质提高、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大会战。
“如何找准扶贫与党建的结合点?”李炳奇说,坚持扶贫抓硬件,坚持党建抓软件。全镇实施了“8个一工程”:建设一个支部活动场所、成立一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发展一项村集体经济、培植一批脱贫致富产业、实施一批改善民生项目、发放一笔“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资金、搭建一个基层服务平台、完善一套务实管用制度;推动8个方面的“双推进”: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增收致富、服务群众、党建示范,让基层组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李炳奇说,老百姓过去有句顺口溜“前世不修,生在兰州(老君山镇旧称兰州)”。如今,老百姓有了新说法:“扶贫花开老君山,兰州旧貌换新颜。”
“打牢基础谋发展,突出特色奔小康。”老君山镇镇长张忠山告诉记者,要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做到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资源、干部结对帮扶、考核验收“8个到村到户”,确保2016年实现全镇减贫摘帽。
“多年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央美术学院、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云南农大、州委组织部等国家、省州挂钩单位、院校、企业对剑川县的倾力帮助,赢得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谢莉在谈到深化“双推进”时说,全县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农村深度贫困群体为重点,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从思想、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6个方面开展帮扶,实施“产业培植壮大、农民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保障及基层组织建设”5项工程,通过扶贫抓硬件、党建抓软件,一方面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落实扶贫开发项目,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建扶贫“双推进”工程的双向强力推动下,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逐步转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强劲,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初步实现了堡垒变强、产业变优、乡村变美、农民变富、机制变新的目标。
培植“摇钱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脱贫致富
剑川石钟山上有金庸先生称誉的“南天瑰宝”石窟,石钟山下有个白族文化浓郁的石龙村。
“我家的农家乐才起步,一年收入1万多元。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今后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在古朴、整洁的白族四合院里,沙溪镇石龙村村民姜伍发边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边说。
村内,正在铺设弹石路。村委会主任李根繁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扶贫项目,都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全村278户1217人,农作物以白芸豆、包谷和其他杂粮为主,农民人均收入3749元,属全县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开展道路建设、村庄环境、路灯亮化、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石龙村将会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魅力。
“依托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充分发挥旅游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积极探索扶贫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这是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造血式’产业扶贫的举措之一。”王远介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县域优势旅游资源,努力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新要求,结合剑川扶贫开发和旅游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县委、县政府以沙溪镇寺登村、石龙村,老君山镇新和村,金华镇水古楼村、三河村、文华村,甸南镇狮河村,弥沙乡弥井村等8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基础,积极开展“全国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县”申报工作,力争将沙溪镇和老君山镇打造为扶贫开发与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相结合的示范区,充分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实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梅芬介绍,近年来,剑川县在培植产业过程中,用活用好创业贷款、小额到户扶贫贷款、产业扶贫项目贷款等财政贴息信贷资金,稳步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组,不断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和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贷款的发放规模,积极探索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做好全省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试点县工作,县级财政及时配足小额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600万元。先后投入6201万元扶贫资金,重点扶持中药材、苹果、肉牛肉羊、生猪等农业产业;不断探索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35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运作效益,累计发放小额到户贷款等2.78亿元、财政贴息1390万元,支持与农户产业发展相关联的项目贷款1000万元、贴息30万元;建成涉及蔬菜、中药材、畜牧产业的3个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扶持了从事中药材、AA芸豆、牛羊肉等产业的加工与销售龙头企业3家,扶持成立了2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机蓬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