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东莲花村:一朵盛开在光阴里的奇葩
在云南省“寻找中国最美风景县”活动中,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入选“最具魅力村寨”候选村寨。同时,东莲花村入围全国646个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谐回村”东莲花村位于红河源头巍山县永建镇坝子中央,回族村庄风貌保存完好,伊斯兰民族文化风情浓郁。该村形成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完好保存着建于近代的5座碉楼及具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等式样特点的古民居28院。村内回族群众素有赶马经商的传统,先后产生过马如骥等一大批在县内有影响的赶马人,遗存了厚重的马帮文化,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摄影/朱文鑫
阳春三月,我们走近了东莲花村。东莲花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摄影/朱文鑫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因其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伊斯兰民族风情浓郁。
摄影/朱文鑫
摄影/朱文鑫
在桃红柳绿的深处,一个淡雅、古朴的村庄映入眼帘,那就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风情浓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巍山永建镇东莲花村。
摄影/朱文鑫
东莲花村历史上靠马帮繁荣建村,被人们称为马背上驮回的回族村。民国初年东莲花村是马帮锅头聚居地,经济繁荣,建盖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的角楼有5座,古民居22院,其中民国三十年建成的马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摄影/朱文鑫
摄影/范健华
马家大院古建筑群多采用“六合同春”布局,角楼林立,重门深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等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无论是照壁还是雕花,都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并存、水乳交融。
摄影/zwx
东莲花村始建于明代中叶、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因其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伊斯兰民族风情浓郁、马帮文化悠久。
摄影/范健华(东莲花村回民民居)
东莲花村位于巍山县东北部,村内现存清代建筑10064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17966平方米,具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式样的古民居28座。其中,建筑工艺较好、特色最为鲜明的古建筑民居,是由当时经营马帮的马锅头建盖的。
摄影/范健华
摄影/朱文鑫
马如骥旧居是马家大院古建筑群当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打开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刻在大理石方框的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了主人虔诚的信仰。
摄影/朱文鑫
在马如骥大院的二楼,那藻井的彩绘今天依然清晰美丽,有彩绘三文笔、阿文学校、鸡足山庄严塔、上海街景。特别是彩绘上海街景,被专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它不仅惟妙惟肖的再现了当年十里洋场上海滩的风华,还体现了马帮商人的开放胸襟和开阔眼界,体现了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摄影/范健华
虽然经过岁月侵蚀,但院落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精心装饰的门楣还是匠心独具的花窗,尽管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依然令人感到当年的气魄和独有的魅力。
摄影/朱文鑫
巍山县的东莲花村,座落在著名的国际河流——红河支流米汤河东岸。在历史上,因地势低凹,河水经常泛滥,种稻难收,多数村民栽莲种藕,因此得名。到了明朝后期,永建回民凭借自身的勤劳智慧、善理财政的本领,在“戍守屯耕”的同时,发展商贸运输。曾一度出现许多富户,建盖不少建筑艺术较高的房屋,明万历元年修建的博南古道上的永济桥就是当时永建马帮经济繁荣的见证。
摄影/马克伟
东莲花村古民居建筑群,在滇西回族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占地17.41公顷,村内清真寺宏伟、角楼林立、院落轩敞、重门深院、相互连通。“一壁照两院”,“三房一照壁”,“三层两院”,“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一门进四院”等形态各异的古宅院分布在村子的四面八方。门、窗、户、壁、顶各个方位都有雕龙画凤的艺术加工,木雕艺术精湛,照壁笔画精美,石脚雕刻细腻,泥雕塑像逼真,古井、古花台制作精美绝伦,联体成排的古马厩浑然而立,整个古建筑群每个角落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处处体现出传统回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谐相融的特色。东莲花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回族风貌的伊斯兰古村。
摄影/朱文鑫
东莲花村完整保留了回族村庄风貌,在宗教、古建筑、民族饮食、伊斯兰风情习俗等方面保存着丰富浓厚的传统文化。东莲花村像是一朵盛开在光阴里的奇葩,处处和谐美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