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宾川一对夫妇身残志坚 过上日子感恩回报社会
记者近日见到杨国菊时,她正抱着3个月大的小外孙在院子里和游客们高兴地聊着天,从她灿烂的笑容里看不出一丝苦难留下的痕迹。而在大理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委会新庄村,说起杨国菊家的不幸,没有不同情她的;谈到自强、感恩,没有不服气她的。
原来,杨国菊双脚先天残疾,上肢不能向前弯曲,行动极其不便。1995年出生的女儿也先天残疾。2007年丈夫又因一场车祸致右下肢残疾,为了医治欠下不少债。
不幸接连而至,几乎将她击垮。镇党委、镇政府了解到她们一家的情况后,于2007年经过本组、本村及乔甸镇评议、公示一致同意将她家3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杨国菊一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时乔甸镇正在发展葡萄产业,新庄村也有群众开始试种。“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试着种了2亩,第二年就有了不错的收益。我将赚到的钱用来扩大种植面积,一口气种了8亩。”说起往事,杨国菊总是乐呵呵的。
杨国菊是个有心人,夫妻俩种葡萄各有分工,“我老公的腿脚比我方便些,我就让他多做些打药施肥的活计,种植技术上的活我多做些,不会的向村里的葡萄专家讨教经验。能做的活计努力做好,过重的活计就请工帮忙。”不断的积累和实践,她逐渐掌握了葡萄的生长习性,懂得了关键的修剪、抹芽、定枝、梳果以及水肥的配比等技术,加上党委、政府给予的大力扶持,杨国菊种的葡萄一年比一年好,收益逐年提高,生活逐步改善。
脱贫无捷径,勤劳是根本。“到了2012年家里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我们好过了,要在行动上感谢党恩,我想把我们家的低保名额让出来,让给更需要的贫困群众。”走出困境的杨国菊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退出低保。
新庄村是海稍水库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随着移民安置项目的建设实施和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种出来的东西随时都有客商来收购,我看着这两年软籽石榴行情好,又有县移民开发局请来的技术员作指导培训,前年我试着种了3亩,效益比种葡萄还高好几倍呢。”杨国菊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大家。
去年她又入股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还把自己家的房子免费提供出来给公司建成红色旅游接待中心。“虽然我家遭遇到了很多不幸,但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好的时代,党的政策对我们越来越好,只要肯干,不怕过不上富裕的日子。”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杨国菊幸福满满。
云南日报 记者 胡梅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