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ddgsd 发表于 2017-8-23 23:31:46

云龙: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漕涧深沟箐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大理州首个搬迁入住的项目

干群齐心植绿护绿
本期关注
“今年以来,云龙县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年’中,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机制。”云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俊萍介绍,“党建+”工作由县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融合、分类施策、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在县级层面,重点推行“党建+脱贫攻坚、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党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党建+五网基础建设、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全域文化旅游、党建+社会治理创新”,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云龙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云龙县乡村,眼前的场景令人振奋,让人欣喜。
诺邓镇龙飞村
脱贫攻坚拔“穷根”
“树绿、房新、路平。”诺邓镇龙飞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高寒边远、山高坡陡。
“我们是诺邓镇唯一的贫困村,今年要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明年要实现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龙飞村党总支书记杨会泽介绍,全村有247户8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3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
“养牛、养猪、养鸡、养羊、养蜂,每户补助5000元。”新胜村民小组村民尹正军高兴地说,产业扶持资金“撬动”传统养殖业发展。今年,龙飞村新增46户养牛、51户养羊、78户养猪、29户养鸡、8户养蜂。党员带头示范,群众自愿选择,种植药材450亩、冬桃350亩、花椒2000亩、百合120亩,招商引资种植车厘子600亩。同时,全面加强管理1.1万株核桃树。6月29日,“龙飞原生态土特产直销店”在县城开张。直销店负责人施月湖说:“第一个月销售产值11万多元,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39岁的村民段杨宗,一直住在两间破旧的垛木房里,雨季时院内就是一片稀泥。如今,小院已经铺成水泥地面,木雕格子门新房。他家门口的路,变长了,变宽了,变亮了。龙飞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39户136人,2015年12月启动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目标是“一年搬迁新家、两年定居抓产业、三年脱贫又致富”。杨会泽说,“我们要以农家乐、土特产为卖点,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目前,云龙县坚持“抓领导强统筹、抓组织强堡垒、抓机制强服务、抓创新强整合、抓帮扶强产业”,实现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
长新乡佳局村
金银花开幸福来
走进长新乡佳局村,金银花种植收入“光荣榜”格外醒目。全乡去年有20家农户种植金银花收入超过3.8万元,荣登“光荣榜”。第一名是丰胜村地登村民小组的杨权艳,收入62098元。
“我最喜欢种植金银花,1亩地就收入1万多元。”村民杨义仙高兴地说,她去年种植2.1亩金银花,收入2.5万元。她还种了8亩包谷,收入仅5000多元,“当然是种金银花划算。”
“今年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我家收入可能比去年少一些,但发展金银花产业前景很好。”佳局村“老支书”杨佳荣说,金银花种植第3年就进入盛产期,管理得好可有50年收益。他家里种植10亩,去年收入4.6万元。今年刚采了第一季花,收入8000多元。他清楚记得,前年村党总支引导连片种植金银花时,有几家农户嫌麻烦,党员就帮他们种。“赚钱时,那几家农户都不好意思了。第二年,他们就主动种植金银花。”
“我们培植产业时,注重以短养长、以长促短。”长新乡副乡长董云灿介绍,目前全乡形成了“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党员户带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5年种植金银花5000亩,今年已经发展到20500亩。
在长新乡招商引资建成的金银花初级加工厂,远远就能闻到花香。来自山东的工厂负责人程坤说:“去年,向花农支付花款800多万元。今年已向农户支付花款500多万元,市场前景比去年好。”
如今,云龙县通过“党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党员示范户+农户(贫困户)”等模式,绿色蔬菜、中药材、茶叶、林果业、畜牧业等高原生态产业蓬勃发展,云龙茶、麦地湾梨、云龙矮脚鸡、诺邓黑猪、诺邓火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苗尾乡天灯村
生态好了人人都受益
山峦叠翠,云南松构成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一定要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生态好了,对我家养原生态鸡也好;生态好了,我们人人都受益。”苗尾乡天灯村上宝码村民小组长杨应珍说,全组有35户、120多人,家家养鸡,少的50多只,多的100多只。他的养鸡场在一个小山坡上,建起7间“石棉瓦+空心砖+水泥地”的鸡舍,目前养鸡1100多只。“我的目标,再过两年发展到5000只鸡。”
“我们的天灯白毛绿耳黑骨鸡,养殖历史悠久,肉质好价格高。”苗尾乡天灯村委会主任丰吉林介绍,全村面积168平方公里,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有748户2448人。过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传统畜牧业和农业大多为粗放式生产,经济收入较低。如今,公路穿村而过,生态优势凸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打造天灯白毛绿耳黑骨鸡、花椒、特色旅游“3张名片”。
近年来,云龙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县域发展活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县开展“支部+生态产业发展”、“支部+生态资源保护”、“支部+生态环境提升”、“支部+生态责任落实”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党建为引领,保护好、利用好云龙最宝贵的“绿色财富”,积极开展植绿、护绿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云龙生态安全屏障。目前,全县森林与草地覆盖率达77.8%,11个乡镇全部荣获“省级生态文明乡镇”,长新乡丰华村、白石镇双龙村等72个行政村荣获大理“州级生态文明村”,在全县行政村中占83.7%。
团结乡河南村
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们是一个和谐的村寨。”团结乡河南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海生介绍,全村有508户1767人。去年,河南村成功申报省级“彝族佬倵人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区”。村里有两个茶厂,不仅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而且都热心公益事业。
河南村有两家人,为两棵核桃树“争议”多年。今年,村里拓宽进村公路,要这两棵核桃树“让路”。尽管每棵核桃树年收入超过千元,但是两家人都异口同声支持:“不要一分钱赔偿。”
“一个个普通群众,给我上了生动的一堂堂课。”团结乡乡长徐寿伟说。去年,他随县长李郁华到河东村波罗吾村民小组调研,看望百岁老人杨常妹。老人的女婿杨学华刚好回家,并不知道来的客人是县乡领导。谈起村里的变化时,杨学华朴实地说:“我们吃的是共产党给我们接的水,走的是共产党给我们修的路,永远感共产党的恩情。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河东村彝族青年毛健伟家庭困难,在群众评议“享受低保”家庭时,他主动表态:“我家确实困难,但是我还年轻。有的困难家庭年纪比我大,让给年纪大的人吧。”在他的影响下,有7个家庭主动退出“低保户”。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乡建设。”团结乡党委书记施建辉介绍,全乡生活着彝族、汉族、白族等12个民族,彝族人口占82%。近年来,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宜居乡村;强化特色产业培植,巩固烟、管好树、养好畜、采好茶、种好药;强化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强化民族团结和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近年来,云龙县以党建引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抓实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220个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荣获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称号。
勒子箐水库
支部建在项目上
“建水库大坝时,每天用工上百人。我们的7名党员,都在一线和群众一起干。”遥望深山出平湖,云龙县勒子箐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吴茂全深有感触。水库建设任务是解决关坪河两岸集镇、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2014年初开工,总投资3.27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7亿元。“党支部在每个重大节点、每项重大活动中都参与决策,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吴茂全特别难忘, 5月中旬正值雨季,实施倒流输水涵洞封堵工程,人员要进入山体内200米施工,万一发生意外,工人就会闷在里面,非常危险。“关键时刻,党员带头参加突击队,带头预备应急抢险措施。”
“我们的班子很团结,党员特别能吃苦。”勒子箐水库建设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王飞记忆犹新:大坝填筑阶段,雨多,路面不好。周边群众的车子时常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就责怪修建水库影响行车。“党员带头去推车、挖路、垫石头,又冷又挨骂,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他很高兴,明年5月,勒子箐水库将全部竣工。王飞说:“我们要将水库建成一个绿色风景区。”
云龙县水务局局长何正文介绍,全局有6个党支部、92名党员。做到“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岗位设在一线上,在一线强党建、检作风、显成果。”
近年来,云龙县在加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个支部、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项监督”的工作机制,采取挂图作战、时间倒逼方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县内电站建设、水利建设、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并且在大理州率先实现行政村4G网络和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
云南日报 记者 庄俊华 文/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龙: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