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006oiy 发表于 2016-9-25 14:54:28

云龙县团结乡“五个强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摘要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抢抓机遇,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乡建设。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立足彝乡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乡建设。
强化创建组织领导。为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建设,及时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乡属各部门和村“两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团结彝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把每年8月份定为“活动月”,保障工作经费,做到创建工作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形成上下齐心、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紧紧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双推进”,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强管理、优服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抓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加快交通建设,实现全乡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并启动实施部分村组工作路基拓宽改造工程。加大电网改造,总投资1087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把生态家园建设与整村推进、移民新村、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美景。
强化特色产业培植。按照“巩固一片烟、管好一棵树、养好一头畜、采好一叶茶、种好一棵药”的“五个一”产业发展思路,认真开展农村党员争创小康示范户、村级党组织引领小康村创建活动、乡镇党组织引领小康乡镇创建活动,坚持产业培植和结对帮带相结合,千方百计培育种植、养殖的致富能人,不遗余力扶持龙头企业,探索走出一条“支部+协会+企业+农户”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乡共种植泡核桃11万多亩、人均10亩,产值突破4800多万元;大小牲畜出栏12.64万头(匹、只),产值5400多万元;种植茶叶1.32万亩,并建成5个茶叶初制所,年产值预计突破1400万元;引进丰农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中药材发展合作协议,扶持大户带动小户,加大林下中药材培植力度,累计种植中药材1万多亩。
强化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坚持把“彝族火把节”活动作为地方性特色民族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民族文艺节目展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后举办全乡性大型文艺演出9场次、参与全县展演2场次,并举办了彝族学术交流、“彝乡梦”专家咨询会和彝族服饰展演。以河东村民俗文化展示馆和河南议事点为窗口和平台,进一步抢救和挖掘彝族佬倵支系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加强对民间纸扎、刺绣、织布、舞蹈鹿鲁整、细枯细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成功申报“州级佬倵传统文化保护区”,圆满完成2016年度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
强化民族团结和谐。深化拓展干群心连心“云龙经验”,以干部职工“一卡五连”、机关部门“一区五送”、基层党组织“一转五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利用微信、广告牌和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各民族人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注重制度建设,健全乡村组三级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平安出行“1+1”机制,深化“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四百”活动,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完善村规民约,真正使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促进了乡风文明,构建了社会和谐。(潘成龙 李晓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龙县团结乡“五个强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