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也是我的老师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寿光市营里镇幼儿园 杨秀霞 这句话是在昨天发生的一件事上我深深体会出来的,我们不光是孩子的老师,在有些事情上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昨天,我在领孩子们玩圈时,校长突然叫我有事,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先玩着,便随手把圈一放就走了,办完事后,我便赶快回来和孩子们继续玩圈,可是,我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我的圈,心想我走的时候明明把圈放在这儿的,怎么就没有了呢?我正在纳闷,雨涵小朋友从我们专门放圈的地方,把我的圈拿来说:“老师,给你的圈,”我吃了一惊说:“我的圈怎么到那儿去了,”她说:“老师,您不是经常告诉我们,东西从那拿的还要放到那,这叫物归原处,”听了她的话,我的脸红了,赶紧说:“对不起,老师错了,老师应该向你学习,”我接过圈,面向全体小朋友郑重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是老师的老师,你们帮老师改正了缺点,谢谢你们。”说完我们又开心地玩起圈来,并且玩完后,我很小心地将自己的圈放在指定的地方,孩子们也像我一样很小心地将自己的圈放好。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只教孩子去怎样做,而自己不去照着做,即使再忙也应注意自己的好习惯,不要认为孩子小,因为他们的眼睛是亮的,心是细的,他们会时时刻刻关注着老师的一行一动。
学雷锋从幼儿做起
一天早上入园的时候,钦超的奶奶牵着他的手,边走边说着什么,而张钦超边走边哭,我急忙走过去问他奶奶:“张钦超今天怎么了,为什么哭?”他奶奶生气的说:“这孩子太不像话了,明明有橡皮,还非要买,不给他买他就哭,这不就一直哭到这 ,”听了他奶奶的话,我又看了看还在哭得张钦超说:“好孩子,你先进去,老师和你奶奶谈谈好吗?”听了我的话,他乖乖地走进教室。这时他奶奶又说:“孩子就是听老师的,您教育教育他吧!这孩子太任性了,也爱乱花钱,一点也不节约,橡皮、本子没用完就买新的,还经常买零食。”听了他奶奶的话,我感到现在多数孩子身上都有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在家都是小皇帝,特别是现在孩子的节约意识特别差,现在看来在孩子节约这方面的教育应该加强了。送走了他奶奶后,我回到办公室在收拾桌子时,报纸上的一行大字吸引力我的注意力,那就是“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是啊!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何不把学雷锋落实到行动上,在幼儿园里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孩子从中学会节俭,助人为乐。
于是,我搜集了大量的雷锋图片,故事书摆放在活动室里,还准备了些音像资料供幼儿观看,每天在幼儿入园的时候,我都会为他们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我利用自有活动时间为幼儿讲雷锋的事迹,特别是他那些节约的事迹,讲完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向雷锋学习,然后让孩子们把向雷锋学习落实到行动上,例如:不能乱花钱,爱护学习用品,助人为乐等。我还提醒他们每天多看一些有关学习雷锋的电视,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学到了雷锋的那些事迹,进行评比评出一周的“小雷锋”进行奖励。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孩子们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张钦超的奶奶高兴地说:“老师,现在钦超不乱花钱了,还知道帮助老人和小孩了。”看到他奶奶高兴的样子,我感到这次学雷锋活动意义非常重大。
挖野菜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各种野菜野花也都变绿开花了,这样也引起了孩子们对这些野菜野花的兴趣,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跑到草地里去摘野花,然后用这些野菜野花来做游戏,扮过家家。看到孩子们玩的那么开心那么认真,我忍不住走过去,参加他们的游戏。
又一次,雨涵小朋友拔了一些苦菜来做炒菜的游戏,我灵机一动,何不借这次机会,教育孩子们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于是,我拿起一棵苦菜问:“小朋友你们光炒菜,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菜,有没有毒,人们吃了对身体有没有好处。”听了我的话文涵说:“老师我想起来了,这是苦菜,我奶奶经常吃,但是它很苦,我不愿意吃。”这时张志伟找来一棵蒲公英说:“老师这是什么花,”我告诉他这是一棵蒲公英的花它的叶子也能吃。看到孩子们听的那么认真,认知的兴趣那么高,我决定领他们到野外去挖野菜,再一一告诉他们野菜的名称,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防止孩子们不小心误食了那些不能吃的野菜。听了我的建议,孩子们都高兴地跳起来。于是我带他们来到野外,孩子们看到那么多的野菜野花,都高兴地拔来拿给我看,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看到孩子们的求知欲,让我想到我的童年,这些野菜野花在我很小的时候都认识了,因为那时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倒野外去割猪菜,而现在的孩子,父母很少让他们到野外去,所以自然界中的这些野菜野花他们都不认识了,我要多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自然界中这些美好的东西。
最后,我和孩子们挖了一些能吃的野菜,带回来洗干净后,让他们尝一尝,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说着自己认识的野菜野花,我感到孩子们学到了他们在教室里没有学到的知识,认识了在幼儿园里没有的野菜野花,所以,我们要趁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多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增长一些见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