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洛阳花下客 发表于 2016-6-11 16:26:57

云龙“力格高”在保护传承中大放异彩

围火踏歌  传承有方 
饭点刚过,云龙县宝丰乡宝丰村力格高健身队队员王江萍便到村活动场所开始打扫卫生、烧开水等。她告诉记者:“这个星期我值班,要做好打扫卫生、烧水、备茶等服务工作。”
据王江萍介绍,宝丰村力格高健身队自2010年成立以来,村民们每天都会在晚饭后跳一两个小时,村里人家办事需要时,也会免费为他们表演,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现在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力格高”越来越受欢迎了。
云龙县境内流传的“力格高”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已经流传了600多年的时间。云龙民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力格高”为白族先民在洪荒狩猎时期所创,先民们身披兽皮,手拿石块,敲击着节奏与响声,模拟鸟兽动作与声音,吸引接近猎物,以此获取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每当人们获得丰盛的食物,都要燃起熊熊篝火,兴高采烈地再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狩猎收获场景,以表达在与自然生存环境抗争中取得劳动收获的喜悦心情。
近年来,虽然每逢婚丧嫁娶、打碑立墓、起房竖柱等喜庆节日,人们都会通宵达旦地跳起“力格高”来表达情感,向主人表示庆贺,这已成为一种传统,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创造出一些新的动作,在民间代代相传。但由于“力格高”在白族民间都是以一种自发的、甚至是自生自灭的形态悄然存在于白族山乡,导致“力格高”在现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承环境十分脆弱,传播地域、人群不断萎缩,生存的文化空间不断缩小,直接影响了“力格高”的生存和传承,致使“力格高”濒临消亡。
宝丰乡是云龙山地白族“力格高”的主要发源地和流传地,目前,全乡7个行政村拥有12支业余“力格高”表演队,而每一个自然村都有自发跳“力格高”的群众组织,全乡有经州、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力格高”舞蹈传承人6人,每年都组织开展“山歌·力格高大赛”等活动,为“力格高”的传承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是名副其实的“力格高歌舞艺术之乡”。
家在宝丰乡东山村的莽秀枝是目前唯一一名经州人民政府命名的“力格高”舞蹈传承人,据她介绍,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宝丰乡福利村人,父亲是石匠,母亲则是十里八村跳“力格高”的好手,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从七、八岁开始就深深喜欢上了这种动作明快、节奏强烈、表情丰富的白族舞蹈——“力格高”,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就跟母亲学跳“力格高”了。虽然长大成人的她嫁到了东山村,但凭着对“力格高”的热爱和执着,她克服一切困难,让“力格高”也在东山村广为传播。她说:“作为‘力格高’的传承人,我有责任让优秀的白族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为使“力格高”在全乡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承,从2012年开始,宝丰乡还开展了“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聘请传承人对全乡境内的小学生教授“力格高”,在全乡各学校推广以跳“力格高”来代替课间操,现在全乡在校学生人人都会跳“力格高”这一民族舞蹈,取得了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锻炼学生体质的双重效果。2015年,宝丰乡还筹集资金在宝丰古镇建立了“白族力格高文化广场”,建立“力格高”的大型表演和比赛活动场所,为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力格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为积极抢救这一“围火踏歌”的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云龙县于2015年6月把“力格高”命名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并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对“力格高”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了翔实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组织“力格高”演出队伍积极开展培训、表演等传承活动。同时,在宝丰、关坪、诺邓等乡镇扶持成立了25支“力格高”民间表演团队,在宝丰乡筹建“力格高”传习基地、展示室。目前,全县共有20多名经州、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力格高”舞蹈传承人,“力格高”逐渐被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现在只要有白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跳“力格高”的人。“力格高”还先后于2012年代表白族入选中央电视台“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的节目,2013年参加“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开幕式”展演,2016年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校园时代相约北京春节大联欢系列活动,多次向外展示了云龙山地白族的歌舞文化,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为云龙建设中国白族“力格高”之乡奠定了基础。
大理日报 特约记者 赵雪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龙“力格高”在保护传承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