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围绕“摘帽”目标寻发展之路
南涧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73个重点扶持县和滇西边境山区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如期脱贫摘帽任务艰巨。“十二五”以来,该县围绕脱贫摘帽目标,突出以产业、交通、水利为主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寻求发展之路,使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为“十三五”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要致富,找出路。“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要致富得先找好最佳出路。”县农业局负责人道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该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的资源优势,坚持“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的思路,不断发展壮大三次产业。“十二五”期间,一是农业支柱产业稳步提升,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1.62亿元,农业总产值增加到22.3亿元、年均增长13.7%,粮食产量增加到12.17万吨、年均增长13.5%,“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六大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修编完善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入驻企业达27户,工业总产值增加到43.18亿元、年均增长32.9%。三是服务业健康发展,投资3.39亿元实施以旅游文化为主的服务设施项目15个,无量山樱花谷景区创建为3A级景区,宝华虎街等9个村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0余万人,旅游总收入增加到7.16亿元,年均增长32.55%。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财路通,要致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成为广大山区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脱贫路。”县交通局负责人一语中的。“十二五”期间,该县多管齐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通往乡镇和建制村的道路通行条件,启动了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5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56公里,县城环城公路、碧宝公路、复兴公路、德安公路等一批交通干道建成通车,至2015年底,8个乡镇实现通畅,80个建制村实现通达,完成建制村水泥路或油路建设项目34个372.90公里,完成投资37000万元,全县50户以上自然村已全部通公路,10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98.99%,全县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要致富,兴“水”路。“水是生命之源,要致富得先走好‘水’路。”县水务局负责人说出南涧发展的瓶颈。“有水留不住,干旱渴死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对南涧缺水状况最真实的写照。2010年3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云南大理南涧:‘长藤结瓜’小水大用”的新闻,旱灾之年的南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县在总结抗击旱灾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山区实际,按照“骨干水源为支撑,小型水源为补充,渠系和管网工程为配套”的原则,加快各类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投资3.67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52个,乐秋河水库、汉江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加快推进,新建饮水安全和“五小”水利工程1.86万件,解决了8万多名群众的饮水困难,全县水利化程度达57%,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大理日报(通讯员 左先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