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花灯文化
http://www.dalitravel.gov.cn/news/imgcity/m0003.jpg民间花灯进央视
弥渡花灯始于明代,盛于清乾隆年间,据本县名士、省内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师范(1751—1811)名著《滇系》杂载《山歌九章》附有“右山歌九章皆田间所唱,不知始自何人,其音调较《子夜歌》为更古。余如《石榴花》、《倒扳浆》、《打枣竿》,亦多可诵者”。其中《子夜歌》即“吴歌小曲”,是明代流传于南方的俗曲。又说“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鳌山诸戏……游人歌舞达旦,然仅自十三至十五而止”。再据《赵州志·俗载》“元宵多于飞来寺燃香,弥渡聚太平山或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
弥渡花灯流传广泛,历史悠久,清道光三十年(1821—1850)年间,坝区温泉、马房等地已是花灯学唱热闹兴盛的地方。清末民初,是弥渡花灯的全盛时期,全县花灯大为普及,大多数乡村都有灯班,各个灯班之间相互竞争,各具特色和风格。如密祉灯班长于唱功,腔调柔软圆润;姚旗营灯班善于歌舞,崴步轻盈有份;苴力灯班重视讲口,台白幽默滑稽;马房灯班的折子戏表演认真,故事情节生动……。抗日战争时期,弥渡花灯又有发展和创新,一些知识分子和抗战文艺工作者,把话剧、歌剧元素融入到弥渡。20世纪40年代初期,上演过《日本天皇入地狱》、《送郎从军》、《难民花鼓》等花灯剧,把弥渡花灯大量搬上舞台。
自清乾隆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200多年,弥渡花灯通过众多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世代流传,从唱调类的团场灯、花灯歌舞、折子演唱,直到大本子花灯剧逐渐演变提高;从场院街心搬上舞台,从若干花灯据点到普及全县村寨,从几十个花灯演唱剧目到200多个保留节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和省州以及部队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弥渡采风收集花灯音乐,并见诸于国家和省级音乐刊物。1961年、1983年云南省花灯剧团、省群众艺术馆及弥渡县花灯剧团、县文化馆先后出版的《云南花灯选曲100首》、《云南花灯音乐?弥渡部分》,系统地收录了弥渡花灯曲调,在黄虹、杨放、袁留安、尹钊等云南著名音乐家的鼎立传唱推介下,使弥渡花灯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花灯文化建设,先后提出了“唱响《小河淌水》,跳红弥渡花灯”、“建设花灯文化大县,世界《小河淌水》名曲名县”和“借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设花灯文化名县”的文化发展繁荣目标,形成了认识上的俱进性、目标上的连续性、措施上的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格局。
弥渡花灯体现了人类古老的自然崇拜及后期各民族间对道教、佛教、儒教各种宗教思想意识的崇拜,传承着悠久的社祭文化,蕴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和记忆。在玩灯中的接灯、祭灯、说吉利等,就是祈神求福,祈愿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原始表现,甩龙、舞狮、舞白鹤等,实际上是远古人类对大自然崇拜的一种转换或嬗变,也是人类图腾崇拜的一种折射反映。
弥渡花灯是以汉民族为主体文化的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弥渡花灯舞蹈中的屈膝、坐臀、崴胯等动作的表演和众多的花灯唱腔,从内容到形式体现了对当地土著民族彝族、白族歌舞、曲调的提炼于升华,折射出各民族团结和谐,和睦共处的痕迹,是对边疆各民族历史文化融合后对相应历史的回顾。
弥渡花灯是弥渡地区民间一项重大的艺术展演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载体。他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弥渡各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开或缺的一部分。在弥渡,村村有灯班,处处跳花灯,几代人都跳花灯的花灯世家比比皆是,在灯场,老到七八十岁,小到五六岁,甚至吃奶的婴儿被母亲背着几代人同场翘灯的并不稀罕。特别是密祉的元宵灯会更是弥渡花灯的浓缩与概括,它的组织的自发性,民众参与的自觉性和广泛性,以及灯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原生态花灯灯会,具有花灯文化活化石的作用。
弥渡花灯是弥渡乡土文化的主要代表,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地域色彩浓厚、音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云南花灯九大支派中独树一帜。弥渡花灯1959年唱到中南海怀仁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2000年12月,弥渡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6月,弥渡花灯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8年11月,弥渡县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