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 发表于 2013-3-22 23:25:09

永远的刀郎

雅 文



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经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路北去。在叶尔羌河两岸,有广袤的草地荒原和繁盛的原始胡杨林,还有在这片绿海中繁衍生息的刀郎人和他们的文化。如今,“刀郎文明”、“刀郎文化”、“刀郎艺术”、“刀郎风格”等词汇已成了时髦用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很多人以为“刀郎”是某种称号,却不知道真正的“刀郎”究竟何意。那么,古老而又神秘的刀郎人和他们的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呢?



刀郎人,成吉思汗的后人



“刀郎”在维吾尔语中是“分群而居”的意思。13世纪,外来的蒙古游牧民与生活在叶尔羌河流域的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分散居住在河流沿岸的几块绿洲里。他们以狩猎、放牧为生,也有人从事农业生产。后来,大家开始将这片地区称作“刀莱”。“刀莱”是维吾尔语,相当于汉语里的“堆”,意指这里的人这儿一堆、那儿一堆地分群而居。后来,由于语音的演变,“刀莱”渐渐被叫成了“刀郎”。在叶尔羌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今天的麦盖提与巴楚、阿瓦提以及莎车的一部分,被称为“刀郎地区”。

刀郎人现在是维吾尔族的一部分,但至今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与相貌上都与维吾尔人有一定的差别,更加靠近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民族。关于刀郎人的族源和迁徙路线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征服了整个亚洲及东欧的部分地区之后,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蒙古帝国,南疆及中亚地区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后来,蒙古人受到世俗政权的压迫,一部分被迫迁至叶尔羌河下游、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南边缘地区,以打鱼狩猎为生,就是现在刀郎人的祖先。

也有人说,刀郎人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征战时战败的一支蒙古大军遗留在沙漠腹地的。到了15世纪,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语言、文化、血液方面开始交融,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刀郎人。不论哪种说法,刀郎人的先祖都与游牧的蒙古民族有割舍不了的联系,在多少年的民族融合后形成了现在维吾尔族中的一部分——刀郎人。

刀郎人面部特征与纯正的维吾尔人不同,尽管经过多年的民族融合,但一般来说他们眉骨不高,眼窝也并不深,鼻梁比较平,鼻翼宽扁,具有蒙古人的骨骼长相特征。刀郎人还保留着许多蒙古遗风,至今还有猎户饲养鹰,在戈壁滩、胡杨林里狩猎。刀郎人在长期艰苦的生活中养成了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刀郎人把叶尔羌河流经这里的一段称作“刀郎河”,把这里的舞蹈称作“刀郎舞”,把这里的民歌称作“刀郎歌”,把生长在这里的姑娘、媳妇也称作“刀郎女”。



刀郎木卡姆,中国本土的摇滚乐



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有颇具特色的调式旋律,主要以节奏和节拍的变化为发展手法,是一种集叙诵歌、叙事诗、器乐曲、歌舞曲为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新疆的木卡姆因地域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吐鲁蕃木卡姆”。

与其他木卡姆相比起来,刀郎木卡姆的特点是风格古朴、率直、强烈、激越,似乎要把一颗心掏出来再翻开,把心中的一切都抖搂给苍天。艺人们演唱时声音高亢痛彻,就像撕心裂肺的呐喊,很多亲耳聆听过的人都称之为中国本土的摇滚乐。

艺人们的演唱高亢激昂,就像撕心裂肺的呐喊 宋 君 摄

老人说,这样高亢的吼唱自古如此——在很久以前,一个母亲有3个儿子,他们每天都出去打猎,母亲在家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于是叮嘱3个儿子打完猎之后一定要放声唱歌,这样她听到歌声就知道他们安然无事。3个儿子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打猎,回来的路上便会放开歌喉唱歌,为了让母亲听见,他们都是尽力地把歌声唱得高亢激越,让声音传出很远很远。大儿子声音粗犷深沉,母亲一听就知道是包孜巴亚的声音;二儿子歌声圆润优美,一听就知道这是胡迪克巴亚;小儿子歌声温柔婉约,她就知道是孜力巴亚。后来,这3个儿子的名字就成了木卡姆套曲的名称。据说“刀郎木卡姆”就是这样来的。

狩猎的生活渐渐熔铸在刀郎人的音乐舞蹈中,从“刀郎木卡姆”的乐曲、演唱演奏方式和舞蹈的表现形式中,都不同程度地看得到原始狩猎场面的特点。

“刀郎木卡姆”原来有12首,现在只有9首了,能全部唱下来的也只有几位老艺人。笔者在被称做“刀郎木卡姆之乡”的麦盖提县央塔克乡拜访刀郎艺人时,正巧碰上中央电视台的人在为木卡姆采音。

采音录制工作在跃进村村长家进行。一进院子就看到果园的树下铺了一条长地毯,十几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在毯子上席地而坐,闭起眼睛,忘情地唱着先祖创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的乐曲。那是一阵阵节奏感很强的吼唱声,没有舒缓的前奏,一开始便是高亢、奔放、激昂的调子——打头一声直冲云霄的“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引出了“刀郎木卡姆”高亢的开头部分,那声音就像是来自他们心灵的呼号,也像是自古以来便有的对大漠严酷生存环境的抗争。接着,各件乐器——手鼓、热瓦甫、卡龙琴和艾切克——竞相动情演奏,各位歌手竞相引吭高歌,他们之间互不跟调、各自为政,但是从总体上听又张弛有度、和谐统一,形成了极富感染力的多声部音乐。

在专门研究木卡姆的音乐专著《木卡姆》一书中,新疆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周吉说,“刀郎木卡姆”里这种个性张扬又共性统一的粗犷的表现,正是狩猎社会中人们各自为战,群体为部落生存而拼搏的生动反映。虽然后来农业、畜牧业已取代了以往的狩猎生活,但早先的狩猎文化还是明显地遗留在刀郎歌舞中。

然而,木卡姆的唱词却并不都与狩猎活动有关,是随着唱歌艺人的心情、环境等等变化不定的,迎接客人的时候,歌者会热情地唱道——

这把热瓦甫有心眼,
我给它找了羊皮弦;
知道来的人都是客,
灵气发作弹得欢。
……

遇到美丽的姑娘,或是歌颂爱情时,词锋就变了。不过曲调和歌者激昂高亢的嗓音却不会变,你会听到老艺人们用听起来很苍凉的围猎似的声音唱起心中的爱情——

情人啊,你是来把我瞧瞧?
还是来为了把我烧烤?
莫不是要让熄灭的情火,
又在我心田里熊熊燃烧?
……
我闲逛在你的果园里,
枝头上的桃子真甜蜜;
你嘴里是否含着冰糖,
亲亲嘴唇甜透心脾。
……



刀郎舞,融入生活的舞蹈



只要有人弹唱起木卡姆来,就会有人赶来跳舞。就像蝴蝶闻到了花香便要扇动翅膀,善舞的刀郎人听到手鼓声心里就发痒!

刀郎舞与蒙古舞比较相近,他们的舞蹈与现代蒙古人的倒剌舞有渊源。舞蹈分为4组。先是散板,称作“木凯迪曼”。接着开始第一组舞蹈,叫做“且克脱曼”,双人缓慢地对舞。第二组“赛乃姆”,双人对转。第三组“赛尼卡斯”是圆圈舞,第四组“色勒利玛”为竞技性旋转。

我们在刀郎人的婚礼上有幸看到了刀郎舞。乐队的老人们刚唱完散板,人们便纷纷上场,诚挚地躬身摊掌,邀请对手,然后便双双起舞。女人胳膊高挑,做类似于提灯状,男人们则两手向外用力拨,做拨草状。两人对跳了一会儿以后,手鼓的节奏忽然变快,舞蹈也随之由平稳转为激烈,两人忽而用肩靠紧,又骤然旋风似地散开,节奏变得急迫起来。再后来,大家围成了一个圈,舞蹈进入高潮,舞者轻巧、急剧地自转,大圈也在缓缓转动。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极度亢奋。这是竞技性的旋转,体力不支的人渐渐下场,最后只留下一个人在场中央,左旋右转,快如疾风,这个人是最后的胜利者。大家向他欢呼,有人向他和演奏者扔钱币。

对舞蹈的热爱融在刀郎人的血液里,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宋 君 摄

刀郎舞与维吾尔族其他舞蹈的区别,在于有大量屈腿躬身抡臂的动作。传统的刀郎舞蹈是一个舞蹈组合。这个组合舞跳下来,恰好是一个狩猎的全过程——猎人们拨开树枝与茅草前进,快速地接近猎物,与猎物搏斗,打死了猎物,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来庆祝。

刀郎人爱跳刀郎舞,从不知疲倦。平常,即便一件乐器也没有,只要有一对纳格拉(铁壳鼓)在敲,大家就会翩翩起舞。不管从哪里传来纳格拉的鼓声,人们都会停下正在干的事情,踏着鼓点自得其乐地跳起来,有时候他们会干脆寻着音乐声走向一处空地,一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聚集起好多人。大家不需要任何人指挥,就会自动编队,整齐地汇进群舞中跳起来,场面极为有序而壮观。这种对舞蹈的热爱,融在刀郎人的血液里,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活化石”般的刀郎歌舞,急需保护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交通不便,生活在大漠边缘的刀郎人处于半隔离状态,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刀郎狩猎歌舞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没有过多地被外来文明和现代文明大规模同化,而远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类似遗存却所剩无几,这种近似于“活化石”一样的文化遗存更需要加倍地珍视和保护。

“刀郎木卡姆”和舞蹈经历过一次浩劫,在“文革”期间,“刀郎木卡姆”中的狩猎舞蹈被批判为原始、落后和野蛮的舞蹈,结果被一般的群众舞蹈所代替,导致麦盖提县现在只有几个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能表演真正传统的“刀郎木卡姆”和刀郎舞了。

现在,刀郎文化面临着第二次的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修通莎(车)巴(楚)公路以后,随着各方面交流的便捷,人们有了多种生活选择,人口流动与文化传统的流失渐渐??跄康慕沟恪?/DIV>
在交流和发展势在必行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刀郎文化迫在眉睫。“刀郎木卡姆”和舞蹈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间、扎根于生活的艺术,是当地人自古以来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眼下生活的改变和外来的冲击,它生存的土壤毫无疑问正在改变。目前,麦盖提县真正的刀郎人在减少,很多人迁至巴楚、阿克苏一代甚至更远的地方。年轻的刀郎人基本不会演奏热瓦甫等乐器,也不能唱出木卡姆套曲,舞蹈动作只是略知一二。据调查,1996年尚有82位木卡姆艺人,到2000年,其中60位已经离开人世!刀郎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面临着继承、发展的巨大困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远的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