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主商业地产危机来临 统一规划经营是出路
地产男有三宝:话少,钱多,脾气好!地产男在婚恋界的实惠指数超过好男人,因为地产男有新三宝:年轻,钱多,死得早。
量化分析表明,工作9年半的地产男最吃香。因为干地产的三年买车,五年买房,十年买棺材。9年半,钱挣够了,人也快没了,刚刚好。
告诉我,不是真的……
如果是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让世界认识北京、认识中国的“中关村”,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心头永远的痛。中关村科贸和e世界,这两个曾经著名的中关村商业大厦,正因为当年的“多业主商业地产模式”的定位而爆发危机,中关村如何破局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与此同时,另一个话题也引起业界关注。同在北京最繁华的三里屯核心地段,两个著名的商业项目隔街相望: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几乎没有优劣之分,但以工体北路这条分割线为起点分别走进这两个项目,很容易发现三里屯SOHO门可罗雀,三里屯VILLAGE时尚繁华,两个项目近在咫尺,为何冰火两重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又是“多业主商业地产”的模式成为制约SOHO整体发展的枷锁。
多业主型商业地产所带来的各自为政、定位分散带来的危机开始集中爆发。近年来,分散销售的商业地产越来越多,有不少的开发商以营销为目的,不管后期运营,不管后期业态规划,拿出最拿手的营销手段,能卖8万就卖8万,能卖10万就卖10万,不跟后期经营挂钩,不跟投资者盈利挂钩,把投资者都套住了,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这样的情况在商业体众多的昆明也同样存在。
“开发商不可能不分割销售,很少有开发商有充足的资金自持大量物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社会上大量闲散资金的存在,也是刺激开发商分散销售商业的推力之一。”
■大腕说法
统一规划经营才是出路
@王杰:对投资者负责的开发商商业地产业态必须规划,自持物业和散售物业的比例应该在10:3的分割比例,这样在整体的业态规划,包括自持部分、分割部分都有科学的分布,要保证主力业态把人气拉起来,包括分割的商铺有经营收入,你才是对投资者负责、对自己负责。
@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欣:散售型商业地产有利的地方就是资本回笼快,资金周转率快,分散分担了经营风险。弊就是业权分散,小业主之间互相竞争,因为这种投资人不是以自己使用为前提,很多都是租出去。如果没有统一经营的话,这种恶性竞争必然会出现,这就是这种商业巨大的弊端。
■本地围观
希望有昆明商业投资指南
@大碗茶一壶:昆明商业这么多,看来投资还是要谨慎啊。
@最爱春春223:谁手里有钱基本都想投资地产,现在更觉得水深,昆明商业都在做CBD,唉,怎么投资才不会亏,谁来指点迷津啊。(云信 李景暄)
责编:吴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