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花雪月 发表于 2014-2-13 13:51:51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待客的独特礼俗。在大理一带,只要您一进主人家门,就成了客人。主人热情地把您迎进专门招待客人的堂屋就座,也同您边交谈边忙着架火烧水。待水开后,把一只专作烤茶用的小砂罐先放在火上供热,放入一小撮茶叶,并执罐不停地抖动,待茶叶颜色变微黄,冒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时方才冲入开水。这时,只听“哧喷”一声,罐内茶水翻腾,化成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白族人认为这才是吉祥的象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还要重新烘烤。有趣的是,执罐烤茶的人面对茶罐冒起的绣球花和“哧嚓”、“哧嚓”的响声,一边抖动茶罐,一边喊“落、落、落”或“窃、窃(白族话好的意思)。”等泡沫落下,又冲入沸水,茶便惯好了。这头道茶,人们也叫它 “雷响条’。它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内斟上两三滴,加上少许开水,将杯双手举齐后递给客人。然后唱道:
  您是远方的山鹰,带来吉祥和幸福,翻山越岭不辞苦,飞来我家落。愿生活吉祥如意,愿日子像您的祝福,喝盅我们的家茶,祝您也幸福。
  一品尝,那味道苦中香醇,别有一番清香。当您品完第一道茶,只见主人拿出一个小碗,碗里早已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片仁和红糖,一沏人热茶水,刹时,那碗里茶水飞翻,薄仁片就像蝉翼翅翔,加之茶香扑鼻,令人有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第二道茶,人们又叫它“甜茶”或“糖茶”。当您美滋滋品着第二道茶时,也许会听到这样内容的歌:
  甜茶一杯敬朋友,甜茶一杯献远客,端上甜茶甜似蜜,恰似一家人。喝下甜茶话更浓,喝下甜茶情更深,喝下甜茶叙友谊,声声甜入心。
  而这第三道茶,更是出人意料之外,主人先舀半匙蜂蜜,又再加上三两粒紫红色花椒放人盅内,彻上茶水后,客人边晃边饮,其味甜而微麻又略苦。有的地方把第三道茶又叫“扇茶”,那做法更是别出心裁,主人把用牛奶加工的乳制品乳扇取一张,放在火上烘烤,等乳扇发泡呈黄色后,揉碎放进茶碗 里,同时加入一些红糖后冲入热茶水,稍用筷子搅拌后就敬客。这样您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同时也许还会听到这样的歌:
  三道香茶敬朋友,一道香茶一道情,一道香茶一道意,客人莫嫌弃。先苦后甜话友谊,先苦后甜话友情,情深意浓话更香,亲上又加亲。
  据说,这“三道茶”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而 品茶,作为一种艺术,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时代,白族就有了饮茶习惯。随着生活的发展, 它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成了白族待客的独特礼俗。到了明代;以茶待客成了白族人民的礼节。当年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节所感动,在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中,对 白族的这种品茶方式有过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注条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 如今,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三道茶”更是成了白族人待客的见面礼,不管你下榻在何处,都可以品到辅以歌舞的“三道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族三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