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山茶甲天下
抓破脸 走进大理,就走进绚丽多姿的花的海洋,缕缕芳香沁人心脾,游思翩翩而飞,难怪那么多游客对大理情有独钟,来了就不愿离去,也许真的是被花仙子勾去了魂魄。有道是“云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冠云南”。大理的茶花种类繁多,娇艳而不失风骨。在南诏中兴二年(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已画有宫廷园林中栽培的茶花图,当时称为“瑞花”,白族先民称为“橙花”。据史载,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大理感通寺高僧无极率师徒入南京,向皇帝朱元璋进献山茶与白马,皇帝大喜,题诗相赠。可见,大理的茶花在历史长河中已久负盛名。刘谔在《云南植物地理论》中曾说:“云南茶花之盛甲于全国,大理为其栽培中心,品种类自,即此一城已有40余种。”至今,大理山茶品种已达100多个。较名贵的有:长瓣如菊,色似小孩儿脸蛋的“童子面”;红白相间,如雪似霞的“玛瑙茶”;生长十余年而高不盈尺的“恨天高”;以及风韵别致的“粉牡丹”;玲珑剔透的“通片草”;窈窕柔美的“早桃红”……其中,“恨天高”山茶堪称群芳之首。相传,恨天高出自清咸丰年间大理回民领袖杜文秀之帅府,共三棵,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秋,清军攻破大理,杜文秀壮烈牺牲,帅府遭火焚,三棵恨天高仅剩一株免遭于难,被当地白族群众抢救出来,得以传世。这种花卉色泽粉红,花瓣层次分明,叶片翠绿而厚实,且枝干矮小,花株不高,生长又很缓慢,十年乃至数十年仍高不盈尺,故美其名曰“恨天高”。现在,大理洱海公园的园艺师们独具匠心,将数种名贵的山茶,嫁。接在一棵古老的恨天高山茶树上,让数种茶花一树齐放,使游客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小粉红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巍宝山古刹主君阁内,有一棵300多年前的古山茶树。树高三、四丈,粗可合抱。每到初春就开花。其花大如碗,状如杯,一开就是数百朵,色泽胭脂红。远眺“疑有晴霞倚半空”近观“肥红耀日烂珠华。”
“大理千万家,户户开名花”。白族人民倾心爱慕的,莫过于山茶花了。山茶笑傲风霜,吐蕊于红梅之前,凋谢于桃李之后,以蓬勃的生机向人间传递春天的信息,古往今来,诗人墨客,吟咏不绝。明万历年间,因触犯龙颜而被贬居云南的四川学者杨慎(升庵)写道:“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他还在《滇南月节词》中赞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娇桃都压倒,装点好,园林处处红云岛。”明末著名诗人、书画家担当和尚,也有“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名句。郭沫若饱览了大理山茶后,写下了 “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的名句。这些诗词,把大理山茶迎风斗雪、艳而不俗的英姿,描绘得淋漓尽致。
茶花母子 山茶花在大理被视作幸福吉祥的象征。它除花期长、花色艳外,还有个特点令人赞美,那就是花开到后期,瓣与瓣之间仍紧密相连,直到整体落地,但其艳丽依然如故。因此人们借用茶花比喻男女的坚贞爱情。诚如一首大理民歌所唱的
“山茶花开满坡哟,
小妹子挑选知心的哥哟,
但愿他呀心不变哟,
如同山花红似火哟……”
有趣的是,在大理,人们常把山茶花作为朋友交往的礼物,甚至作为新娘的嫁妆,这也许是对朋友、新婚夫妇的一种美好祝福吧!(罗正友/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