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白族节日
多彩的白族节日□ 赵守值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众多热闹,生活丰富多彩。大理地区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习惯,信仰喜好,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传统民族节日。一年有十二个月,差不多月月都有别具一格的传统节日。有时一个月就有好几个节。一月有“春节”、“朝山节”、“元宵节”、“本主节”;二月有“庄稼会”、“花朝节”;三月有“三月街”;四月有“蝴蝶会”、“绕三灵”;五月有“端午节”;六月有“火把节”;七月有“烧包节”、“放生节”;八月有“渔潭会”、“中秋节”、“耍海会”等等。这些节日,除了“本主节”因各村寨信奉的本主不同,过节的日子不同以外,其余的大多数节庆都是以一个地区,一个县或整个民族同时过节的,有的节日还涉及到几个专州或几个省市,如“三月街”、“渔潭会”、“火把节”、“石宝山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多以集会为主要形式,并伴有走村串寨、会亲访友、物资交流、团聚盛宴、文体活动等等。活动地点,大都在苍山下、洱海边,或某个地区,某一处风景名胜之地为主。我们从白族的这些节日,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服饰、恋爱婚姻、宗教信仰和民族风情诸方面的情况。这些节日,除了以某一项突出的祭祀活动以外,一般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独有的本主信仰特点
白族地区,可以称得上是神话的海洋,白族神话中,较为特殊的是本主神话。
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简称,在白语中,本主有很多称谓,如“武生”、“倒博”、“老太”等,意思是本乡本土本地的保护神。一般来说大多数一个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一个村有两个本主,或几个村共有一个本主,凡有本主的地方都建有本主庙。本主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封建君王、巨僚、将领,死后被封为本主。如:阁罗凤、异牟寻、杨干贞、赵善政、郑回、段思平、李宓等;一类是把当地为民除害的英雄、烈女或做过好事的人封为本主,如段赤诚、杜朝选、白洁夫人等;另一类把山神、日神、龙王、虎、熊、鸡、石头等等尊奉为本主,这是一种图腾或自然崇拜。
每个本主都有特定的节日,一般在年尾、年头、本主诞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届时村民们要用轿子、木轮车将本主一家从本主庙迎出,到所辖村庄巡视一周,前呼后拥,凤辇龙舆,唢呐高奏,锣鼓喧天,沿途各户备供品、香火祭祀,俨然如皇帝出巡。村里还要耍龙、耍狮、打霸王鞭、唱大本曲和吹吹腔,热闹非凡。平时,各家有大灾小难、生老病死、婚配嫁娶、起房盖屋、出远门或远方归来、升官升学都要到本主庙敬祭,邀亲友聚餐,用鸡骨卜吉凶,藉以祈求本主保佑。因此,本主不仅有保护渔猎、农牧之神,也是生育、医药之神,甚至还有战争之神,它囊括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神祗。白族相信,只要不做坏事,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本主的庇护。
二、民族团结的特点
白族的每一个节日,都差不多有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是以正义战胜邪恶,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所以每到一个不同的节日,白族人民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同一地点集会狂欢,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起着伸张正义,加强民族团结的作用。所以这些节日才深深地扎根在白族人民的心中。比如“耍海会”是为了纪念身上捆梆十二把利刀为民斩蟒除害的段赤诚;“火把节”是为悼念不畏强暴,为国为民报仇雪恨的白洁圣妃;而“三月街”和“渔潭会”则是聚集成千上万民族,以镇压传说中的妖魔,使其不敢出来继续为非作歹,以保证当地人民生活的安定团结,幸福美好。所以,这些节日才千年百载地在白族人民中留传下来,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信心,节日成了本地区、本民族团结友爱,战胜邪恶的盛会。
三、展示民族文艺体育的特点
白族的节日,大多数都进行耍狮耍龙,唱歌对调,打霸王鞭,敲金钱鼓。所以,这些节日都是展现白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舞台,具有浓郁的文艺体育的特点。节日期间,白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幼,均盛装艳服,尽情地欢歌曼舞。如“石宝山歌会”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山上、林中、寺庙旁对歌几天几夜,歌声优美动听,男女对答十分诙谐,妙趣横生。“春节”要耍龙灯、狮灯、接本主、佛爷、进行刺绣品展示,打篮球比赛;“绕三灵”要打霸王鞭、金钱鼓、双飞燕,唱歌对调,从苍山脚到洱海边,行程几十公里,狂欢几天几夜;耍海会和火把节则开展赛龙舟、赛马、燃大火把、耍小火把等等。在这些传统的民族节日盛会上,我们不仅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歌曲,看到绚丽多姿的舞蹈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而且也可以欣赏到前来赴会的各民族琳琅满目的服饰,浓烈迷人的风情,以及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于节日期间均能一饱眼福。白族人民通过各种节日,使自己的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生活传统习惯得以妇孺皆知,世代流传。
四、物资交易的特点
白族的节日,往往具有几重性,既是文艺体育的盛会,又是物资交流的盛会。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两句唱词:“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很能够说明白族节日的特点。他们既在节日期间尽情狂欢,也在节日期间进行物资交流,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特别是生产生活用具。三月街、渔潭会、剑川骡马会、鹤庆骡马会、洱源庄稼会等等,实际上都是以物资交流为主的民族传统盛会。在这些节日的盛会上,少者几千几万,多者达十万或数十万。当然其它节日也有交易的情况,只是人数多少交易大小而已。其中像“三月街”、“渔潭会”历时一个礼拜左右,往往总交易额都达几亿乃至十几亿。而且交往贸易之人,除本地人以外,省内国内乃至国际上的都有不少人前来赴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五、爱情交往的特点
在封建社会,白族男女若自由恋爱,就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伤风败俗的不轨行为而遭到打击和迫害。所以平常男女之间很少交往和接触,也很少相互了解。但爱情是阻止不了的,既然平常不能接触,他们就利用节日来沟通相互之间的感情。因此白族人民的节日,一般都还具有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社交特点。这种特点往往表现在特定的社交场所,有一定的规矩和程序并为人们所公认。如“绕三灵”(民间又叫相好会)、“蝴蝶会”、“石宝山歌会”、“渔潭会”、“三月街”等等,男女青年就通过对唱山歌、交谈、歌舞和游戏等形式进行自由恋爱,选择配偶。若俩人情投意合,他们就互相馈赠礼物,以定终身。同时,往往在节日会上购买和选办新婚服装和嫁妆,以便成亲。如《大理志》上,有一首古人写的竹枝词:“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背转旋,最是小姑僰歌调,声声唱入有情天。”就充分表现了白族人民利用节日进行唱歌跳舞,谈情说爱的动人场面。这种场面,在“石宝山歌会”和“绕三灵”节日尤为突出。成双成对的情人对唱山歌、情歌,一直要唱几天几夜之久。通过对唱增进感情、结为夫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六、感情寄托的特点
白族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寄托性。比如“石宝山歌会”、“蝴蝶会”、“绕三灵”是通过歌舞活动,增进男女之间的感情,以祝愿青年们能寻找到幸福的爱情和美好的生活。“栽秧会”是在栽插时节举行的,它以拔秧、挑秧到栽秧一系列紧张而有趣的民族民间活动,来促进生产,以求夺取丰收。而“花潮节”,则以搭花台、扎花山,赶花街为主要内容,比赛哪家养的花好,花艳、花多,向往着将来的生活如花似锦,五彩缤纷。当然,有的节日也有祭祀、纪念、祝颂的特点,但均有自己一定的寄托。这些节日,原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其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封建迷信,而逐渐演变成为以文体活动为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