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0:24

走进鹤庆边陲古寨 感受原始部落的民俗风情

走进鹤庆边陲古寨 感受原始部落的民俗风情

http://i0.sinaimg.cn/travel/2013/0713/U5039P704DT20130713094540.png

边陲古寨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若愚)

  云南边陲古寨位于大理鹤庆城南12公里处,距丽江54公里,距大理132公里,占地约50亩,是大丽旅游线上独一无二的民居风情旅游区。这里建筑独特,风光奇异,有曲径但不通幽,有风景却不迷人。这里居住着一群几乎被世俗遗忘的边陲人,据说这些边陲人原来生活在中缅边境,没有民族,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他们以树叶遮体,吃生冷食物,居住在树上。后来云南有关部门为解决这些人的生存生活问题,在此修了个山寨——边陲古寨,请一些年轻的边陲人到这里,共同开发一个新的旅游项目,将收入用于解决边陲人的生活问题。

http://i2.sinaimg.cn/travel/2013/0713/U5039P704DT20130713094632.png

古寨房屋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若愚)

  据介绍,这些边陲人,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也没有文字。向他们表示友好要说“亚哈亚哈”要和他们照相要说“咔嚓咔嚓”。古寨的院子里盖有几排小茅草房,样子像瓜田里看瓜人住的窝棚,虽然谈不上布局巧妙,却也有条有理,整齐洁净。草房上悬挂着不知何种动物的头骨,房前摆放着防御野兽和狩猎用的工具,还有地上树上的天罗地网,说是捕鸟用的。边陲人如今也穿衣服,男的只穿一条黑裤,女的穿的是比基尼一类的衣服,偶尔也穿长衫。他们皮肤黝黑,身体健壮,不论男女,都是赤足。

  景区分为“画脸闻身区”、“捕猎区”、“迎宾区”、“奇功异能区”、“婚俗区”五个部分。画脸闻身区展示的是对来访者的安检;捕猎区展示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如何捕捉猎物的本领,在古寨中很难捕到猎物,只是展示本领。迎宾区展示的是边陲人载歌载舞,热情狂野的迎宾之道;奇功异能区展示的是边陲人许多让世人无法理解的奇功异能,如舔钢板、吃火炭、抓小猪、吃树叶、嚼树皮、“鸟人”、“飞猎”、饮生血、吃生肉等。婚俗区展示的是边陲人与世人迥然不同的婚俗风尚,不过,此项没有表演,不知如何不同。

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0:53

  这些平凡诡异的边陲人的生存生活之道,将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感受。在游览中,边陲人有的会突如其来,有的会突然大叫,有的会猛然从树上飞落,有的会在两树之间飞来荡去……这些都会让你连连吃惊,惊叫不已,这也许就是他们追求的效果吧。还有去边陲古寨,别忘了带零钱和香烟、糖果小食品之类,会派上用场的。当然,忘了也没关系。

  旅游指南

  门票:

  100元/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开放时间:

  8:30—18:30

  交通路线:

  沿大丽线行驶98.2公里,右转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边陲古寨。

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1:03

  美食:

  鹤庆猪肝鲊

  鹤庆猪肝鲊是鹤庆较为有名的食品,它是当地白族人民用来招待贵客和赠送亲朋好友的礼品。鹤庆生产猪肝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加工季节一般在冬季。据说用“腊八”水加工的猪肝鲊,不但其味好,而且还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其制作主料是生猪肝、肠肚和排骨,洗耳恭听净后煮得半熟,配以精盐、乾酒和花椒、茴香籽、辣椒,搅拌均匀后装入陶缸(罐)内密封,腌制3个月后即可食用。一季加工,可常年食用。食时须蒸熟,如嫌辣味太重,可加豆腐蒸炖,味更可口。猪肝鲊食用方便,味美开胃,是当地居家常用的调味佳品,同时,深受远方来客的欢迎。鹤庆猪肝炸是一道佐餐的荤腌咸菜。用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切碎加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浓盐等佐料潮腌而成,汁液成辣,鲜味香浓,摄一小碟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引得人口水滴,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咸菜!烈日般的红色,真如白族人豪放、开朗的性格。敢吃鹤庆猪肝,才真爱白族“金花”、“阿鹏”、大爹、大妈。

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1:46

http://i3.sinaimg.cn/travel/2013/0713/U5039P704DT20130713094758.png

边陲古寨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若愚)

  鹤庆米糕

  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嘉宾贵客。

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2:22

http://i1.sinaimg.cn/travel/2013/0713/U5039P704DT20130713094851.png

表演吃火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若愚)

  火腿鸡杂饵丝

  火腿鸡杂饵丝是鹤庆白族民间清明时必吃的传统佳点,也是招待贵客的名点。它用料考究,烹制精细,调味独到,成品香味扑鼻,鲜甜微辣,饵丝糍粑细腻无渣,火腿鸡杂回味绵长。

  购物:

  鹤庆棉纸

  鹤庆县的手工造纸历史悠久,产品精良。据有关史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鹤庆的纸业生产就遍布境内。到了民国初年,有规模的造纸作坊有数十个,年产白棉纸2000多驮,土纸3000驮(每驮50———60千克)。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丽江、永胜、剑川、大理、下关、祥云等县和印度、缅甸等国家。鹤庆白棉纸,因雪白如棉得名。每张纸长、宽各50厘米,薄如蝉翼,韧似锦绫,质软防蛀,吸水性强。不仅是过去“当家”的书写纸,还是抄写经卷、书写契约的好材料。据有关学者鉴定,凤仪北汤天村董氏宗祠发现的南诏、大理国的经卷中,有些是用鹤庆白棉纸抄写的。宋代建造的洱源火焰山塔出土的中草药包装纸,也是鹤庆白棉纸。鹤庆手工纸生产产生于唐朝,元朝已发展到盛兴阶段,至元朝至正年间,已用白棉纸在玄化寺成批印制经书和裱衬经卷。除书写用的白棉纸外,还有包装专用的“双超”白棉纸。这种纸的厚度约为书写纸的三倍,韧性特强,不易破裂,经久耐用,是当时最佳的包装用纸。鹤庆白棉纸质优价廉,名驰三迤,曾得“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棉纸誉云南”的赞誉。

鹤庆人家 发表于 2013-8-9 22:22:32

  鹤庆火腿

  鹤庆火腿是云南名特食品,因其腿部弯曲,外形圆整,故又名圆腿或盘腿。鹤庆白族腌制盘腿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把鹤庆火腿作为纳贡和远销外地的著名特产。盘腿的制造工艺是:用鹤庆地方种油葫芦猪,最肥壮不过50公斤,生猪宰杀后,将后腿旋成圆形,将猪脚弯曲盘插于边皮中,在阴凉处风干;摘用锅盐腌制,待皮肉回软,喷上鹤庆乾酒,成批堆放,用重物加压使血水排出,便可入瓮;一个月取出,再悬挂风干,即可保存食用。鹤庆火腿肉质丰满,四边膘肥、色泽鲜艳、肥瘦适中、味美香浓、营养丰富、食而不腻,保存期长,是佐餐、宴客、滋补身体,馈赠亲友的佳品。

  (图文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鹤庆边陲古寨 感受原始部落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