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黑苴村:修通致富路 荒坡变金坡
沪滇协作情意浓,弯弯山路富彝家。走进群山环抱的祥云县普淜镇黑苴村,放眼望去,一条由上海对口帮扶援建的水泥路蜿蜒蛇形,穿过重重山峦,沿着路的两边,新盖起了一幢接一幢的小洋楼,不少人家门口还停放着小轿车,彝族阿哥阿妹们正在晾晒萝卜条,分拣白芸豆、丝瓜子,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俨然就是一幅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黑苴村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菊兰介绍,这一幅幅幸福的乡村画卷都跟这条沪滇协作项目为他们新修的水泥路分不开。她说:“前些年,由于交通闭塞、山高坡陡,我们黑苴村只能以种植苦荞、洋芋等作物为主,乡亲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原来,3年前,黑苴村400多户彝族群众,居住的都是破破烂烂的“土长房”,而且都是分散在山坡上,各家各户连通的只有一些毛毛路,一到雨季又滑又烂,平时出行也非常危险。跟外界连通的也只有一条又窄又陡的羊肠小道,村民们种出来的白萝卜、白芸豆、洋芋、包谷等尽管品质很好,但因路不通,没有人愿意进来收购,只能靠人背马驼到几十里外的普淜街、下庄街的农贸市场上去卖,收入极其微薄。因为山高坡陡、贫穷落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只能去外地打工,许多漂亮的彝家阿妹都一去不返、远嫁他乡,不少彝族小伙面临找不到媳妇,一辈子打光棍的窘境。
黑苴村 为改变黑苴村交通闭塞、发展滞后的现状。2018年初,村党总支与上海援滇干部积极协调对接,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支持495万元。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的支持下,短短几个月,一条宽敞亮丽、蜿蜒蛇行的水泥路就将这个祖祖辈辈受大山层层阻隔的彝家山寨跟外边的世界连通了起来。通路当天,彝族群众载歌载舞、奔走相告,以彝族打歌的独特方式,欢庆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镇村干部一起在黑苴村拔萝卜
路修通了,致富的大门打开了。村党总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极为适宜的气候条件,一方面发动村民们大力发展白萝卜、白芸豆、丝瓜子等高寒山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利用沪滇协作优势,积极跟外地客商对接,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黑苴村的白萝卜、白芸豆、丝瓜子等农特产品快速走出大山,远销各地。特别是黑苴村的白萝卜由于色泽好、品质佳、口感脆,一下子就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供不应求。如今,11个村民小组、470户彝族同胞们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白萝卜、白芸豆、丝瓜子,各家各户的年收入都在数万元以上。
镇村干部为鲁文功颁发“光荣脱贫户”牌匾
今年55岁,已盖起了两层半小洋楼的黑苴村“拉土主”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鲁文功和其他村民一样都是世代居住在黑苴村的彝族村民,他对这条路给村里和家里带来的变化感触很深。“几年前,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山里的特产出不去,外面的东西进不来,致使村民们长期处于山穷水穷人也穷的贫困状态,现在我家光白萝卜种植一项每年就有30000多块钱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这位憨厚老实的彝族大哥有些激动地说。
脱贫致富了的村民们也逐渐从祖祖辈辈零散居住的山沟沟、山坡坡搬到了沪滇协作的水泥路两边,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过上了开心幸福的小康生活。昔日的荒山变绿了,荒坡坡变成了金坡坡,到处都是一派生机盎然、喜庆祥和的新景象。
大理州委组织部供稿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世祖 李金海
文章来源:云南网:王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