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 发表于 2020-12-3 14:52:38

行走在时光隧道里

  雨后的阳光总能带给你从外到内的温暖,就像一双带着温度的手,让你有几分沉醉,几分清醒。空中淡淡的桂花香扑面飘来,循香而行,满树细碎的点点小花一簇簇、一团团,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似梦似幻。沿着正面的门走进,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弥渡县博物馆。每次的到来,我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自己会随着那一件件文物走进远古时代,走进几千年前的弥渡,感受那份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从展厅内展示的1985年在弥渡县寅街镇白云寺后营盘山新石器遗址范围内采集到的石斧、石刀、红砂石研磨器、纺轮片等众多弥渡先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开始参观,这些工具用石头打磨成星月形、条形的薄片,似乎也很锋利。接着就是馆内的镇馆之宝——战国铜鼓,1978年8月在该县苴力镇三岔路村后海塘内出土,鼓面直径大约20余厘米,鼓面中心饰一太阳纹,鼓为两范相合而成,鼓身外观成起伏的胴、腰、足三段,外观精美,做工精细,不得不让你佩服先人们的聪明与智慧;随后是许多精致的铜器,有烛台、六方铜瓶、火葬罐,各种精美的陶制品,釉色鲜艳,图案精美,看了无不赞不绝口。
  从眼前的旧石器、新石器铸造和使用青铜器,一一见证了弥渡先人在较早时期就已具备铸造青铜器的能力,这是人类历史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青铜器进入当时弥渡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想而知当时弥渡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农耕文化都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不由让我想起有关弥渡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为“弥渡”。
  展厅的一角展出了清代著名画家李仰亭《山水画》、弥渡文化历史名人李彪等人的书法真迹,一帧帧泛黄的字画,虽已被岁月留下了痕迹,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书法、绘画、文学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曾有记载,弥渡人才辈出,清乾隆年间曾出现“六科六解亚”盛况,有“文献名邦”“人文与州城并盛”之誉。曾出现“同门双进士”“十里两翰林”和“父子进士”等,师范编著的《滇系》40卷,被称为“史氏一家之美”。莘野村被称为“诗人村”。
  如果说一楼展厅展出的是悠久的历史,那么二楼展厅给人呈现的则是厚重的文化。一上楼,映入眼帘的是多人互动桌面和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接触和感受弥渡历史文化的厚重。《小河淌水》优美的旋律在耳伴流淌,将你带入密祉文盛街,川流不息的马帮、热闹的戏台,灯火通明的街道,向你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展厅还详细介绍了《小河淌水》收集整理改编者尹宜公先生创作的背景、生平、工作历程,让你更深刻的了解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花灯也是弥渡一张响亮的名片,展厅从花灯的由来,花灯的传唱、花灯表演,还有民风、民俗、民服,都有展示和详细的介绍,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纯朴的民风民俗和灿烂的文化。
  伴着优美的旋律,我走出了博物馆,馆外的阳光依然温暖灿烂,微风中依旧带着淡淡的花香。
  行走在时光里,无论是古还是今,弥渡人民都以聪明、智慧、勤劳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向春芳
        本文由大理白族网网友转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通知大白网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云南网:郭建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在时光隧道里